化學原料藥5年首現負增長 國際地位是硬道理
2009-11-18 來源:醫藥經濟報
關鍵詞:化學原料藥 醫藥行業 環保
2009年全年醫藥工業總產值將首次超過1萬億元似乎已經沒有懸念,第三季度外貿數據回暖態勢也已明顯,然而,在對目前醫藥工業穩步增長的態勢表示樂觀的同時,另一方面,國內原料藥行業不得不面臨來自全球經濟形勢嚴峻、外貿遭遇重創、本行業內部各環節調整所帶來的重重壓力。
在第63屆API CHINA交易會上,記者感受到行業專家和業內人士對此的擔憂。
化學原料藥5年首現負增長
數據顯示,醫藥行業保持了高于全國工業平均水平的增長態勢,2009年1~8月,醫藥制造業累計增加值同比增長13.3%;主營業務收入6068億元,同比增長17.8%;實現利潤592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出口交貨值655億元,同比增長4%。
在醫藥子行業中,只有化學制藥和制藥機械的利潤增長幅度低于行業平均值,其他各子行業的利潤均高于平均值。
“2009年1~8月,化學制藥行業的三項主要指標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主營業務收入2968 億元,同比增長14.6%,比1~5月增加1.8個百分點,低于行業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280億元,同比增長8.6%,與1~5月基本持平,比行業平均增幅低7個百分點;實現出口交貨值320億元,同比下降5.3%,比1~5月下降幅度加大了1.1個百分點,比行業平均增幅低9.3個百分點。”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沈賢姬表示。
“我國近5年來首次出現藥品類進出口零增長,化學原料藥負增長的情況。”健康網首席研究員吳惠芳表示。據健康網跟蹤統計,2009年1~8月,藥品類進出口總額約14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化學原料藥則進口跌31%,出口跌4%。
“以原料藥生產與出口為主的企業去年依靠國際市場大宗原料藥價格回升的機會,利潤有較大的增長,基數較高。”沈賢姬表示。
吳惠芳認同該觀點并以抗生素類原料藥為例進行說明。抗生素在2008年上半年價格強勢上漲,到三、四季度回落并延續到2009年上半年;2009年前8個月的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3.8%,直到2009年7、8月份才起步上升。在出口量增長不明顯的情況下,價格下降是導致今年抗生素出口額萎縮的主要原因。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