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化學品公司按照歐盟REACH(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要求完成物質注冊的最后期限只有一年多的時間了。記者從各方面反映出的現實情況看到,盡管都在積極準備,但大量的相關工作,加上實際準備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障礙,對各國企業來說,應對REACH法規仍將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時間緊迫工作量大
據了解,許多化工公司已經進入應對歐盟REACH法規的關鍵階段。為加快進程,一批公司在今年年初創建了物質信息交流論壇(SIEF),以便分享數據并準備聯合注冊。但在工作過程中才發現,預注冊物質的數量相當大,要真正如期完成所有的工作著實不易。特別是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能否按期完成相關產品的登記已引起各界的廣泛關注。因為按照REACH要求,所有在歐盟地區生產或進口的總量達1000噸以上的化學品都必須在2010年底以前注冊。
芬蘭凱米拉(Kemira)公司REACH法規應對中心經理麗薩·拉皮里里克托勞(Liisa Rapeli-Likitalo)對此憂心忡忡。“與REACH法規有關的每一件事情,都比我們的預想要復雜得多。”她稱,“我們在注冊第一階段需要更多的時間。除了那些有較多風險評估經驗的最普通物質,還有很多產品要在規定期限內注冊確實太難了。”
阿克蘇諾貝爾公司的法規事務經理戴夫·巴克蘭也持相同的看法。他稱,名義上的注冊最后期限是2010年12月1日,但實際上,注冊人最晚在明年7月就不得不搞出注冊卷宗。“所以,我們必須加緊工作,時間太緊迫了。”
亨斯邁先進材料公司美國總部REACH法規事務部經理馬丁·思科耐特對于超大工作量也感同身受。他表示,對于每一個SIEF的主導注冊人來說,工作量更是大得難以想象,因為主導注冊人要負責匯集數據并提交注冊卷宗。“我認為,政府和歐洲化學品管理局(ECHA)低估了明年必須完成工作的負荷。”他還補充說,特別是注冊中要求的對每一種物質涉及的毒理學研究摘要及其應用情況的描述,工作量巨大。因為這要求所有的下游用戶告知這種物質的具體用途。
SIEF難以有效運行
通過SIEF,同一物質的預注冊共同體包括化學品生產商、分銷商和進口商,期望能夠共享物質毒性等方面的數據,并確定該物質的類別。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暴露出意想不到的問題,即大量的物質預注冊,使SIEF成員之間的交流變得極端困難。按歐盟先前的預計,預注冊的物質數量約3萬種,但ECHA稱,實際上約有14萬種物質進行了預注冊,據此它估計在2010年以前必須注冊的物質大約有5.5萬種。
對于這個問題,成員主要為英國中小企業的英國化學品業務協會(CBA)的REACH法規工作負責人麥爾文·懷特(Melvyn
Whyte)表示,ECHA低估了預注冊化學品數目,導致SIEF陷入完全混亂狀態,某些SIEF的成員多達5000個,實在無法有效溝通。這種狀況必須盡快解決,否則REACH法規難以實施。
費用緊張失去信心
CBA還認為,預注冊數量大于預計量,不僅使REACH法規的有效實施成為一個嚴重問題,同時也增大了ECHA需更多資金支持的可能性。懷特還認為,必須有一個機構來審查REACH法規產生的費用,特別是在當前糟糕的經濟環境下。
此外,信息技術方面的問題也使SIEF內部的交流更趨復雜。拉皮里·里克托勞說,得到歐洲化工協會(Cefic)支持、專門用于幫助SIEF成員之間交流的IT平臺SIEFReach,一直未能正常運行。目前該平臺所用的主要工具是電子郵件系統,由于缺乏經費雇傭足夠的網絡維護者,郵件系統經常發生故障。另一方面,受經濟環境影響,各公司都削減了差旅費預算,SIEF成員之間難以面對面展開討論也使SIEF內部的交流更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