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石化產業的綜合優勢依然存在,產業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因此,無論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經濟增長,還是從提升石化產業地位、拉動相關產業發展來看,加快石化產業調整與振興應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
石化產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資源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高、經濟總量大,產品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人民生活、國防科技等各個領域,已經成為工農業生產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對促進相關產業升級、拉動經濟增長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全行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約為4%,占整個工業的比重約為10%,拉動GDP增長約1個百分點。
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我國石化產品出現階段性供需失衡,具體表現為:產品價格下跌,庫存增加,企業虧損上升,資金短缺,生產經營出現困難,發展能力減弱。但是從實際需求分析來看,我國石化產品消費仍處于增長期,油品、化肥、農藥剛性需求長期存在,高端石化產品進口量較大。我國石化產業的綜合優勢依然存在,產業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因此,無論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經濟增長,還是從提升石化產業地位、拉動相關產業發展來看,加快石化產業調整與振興應是當前一項緊迫的任務。
今年5月18日國家正式公布了《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目的是應對國際金融沖擊,在著力解決當前存在的突出矛盾的同時,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增強發展后勁,實現石化產業由大變強。落實貫徹《規劃》,要抓好五大重點。
明確六大目標落實十大政策措施
《規劃》提出了未來3年我國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的6大目標、11項重點任務以及實現上述目標和任務的10項政策措施,明確了各部門的分工責任。著重解決當前和長遠問題,要標本兼治。當前的主要問題是拉動內需,改善外部環境,擴大就業,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以緩解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而長期則應注重解決產業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促進結構調整,為實現產業由大變強的發展奠定基礎。
《規劃》提出的10項政策措施不僅有利于當前保穩定、保增長,而且也是抓住機遇促進結構調整的政策保障。其中,加大化肥儲備力度、抓緊落實油品儲備、加強信貸政策支持、完善油品稅收政策、實施公平稅賦政策以及加強反傾銷反走私等6項措施,是穩定當前經濟運行、擴大產品市場、解決企業當前困難的政策措施,也是保增長的重要措施。另外的加大技術改造投入、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完善產業發展政策、支持境外資源開發等4項措施,是要以結構調整為主,解決石化產業自身發展的問題,保證資源供給,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