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倉單變化圖。(圖片來源:永安期貨)
從上海期貨交易所公布的庫存倉單來看,近2個月來庫存維持增加的局面,但仍然處于歷史低位,按照燃油的季節性消費和歷史數據可知,目前處于消費的旺季,通常每年5月份庫存將達到一個低位,而此時的燃料油價格將達到一個相對的高位,7月左右有一定增幅,今年也不例外,5月-7月燃料油庫存維持增加的局面,其價格在7月達到可確認的短期頂部,是由于高油價對消費產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我們推測,在下半年,燃料油的需求將有轉旺的趨勢,如果其價格跟隨原油價格部分回落,將釋放一部分需求,支撐其價格,從而維持內強外弱的局面。
政策面變化
CFTC報告稱,原油暴漲是由于過去幾年基本面產生變化而產生的,原油的需求近幾年增長迅猛,新興市場,特別是中國,印度和中東。一些國家對燃油價格提供補貼來抑制價格,但這從另一方面更加刺激了對石油的需求。隨著國際國內原油和食品價格大幅飆升,通貨膨脹形勢日趨嚴峻,面對這一情況,國內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來緩解這一局面。
由此我們將在下文中討論國內近期采取的油品類措施:
1.從供應方面,6月1日頒布限塑令,一方面是為了推行環保,而另外一方面,抑制塑料的需求,近期中石油、中石化為全力保障成品油供應,6、7月大幅降低乙烯產量,其中乙烯產量降低12%,轉為生產成品油。塑料即聚乙烯是原油的下游品種,限制其需求有利于緩解國內能源供應的壓力;
2.從需求方面,6月20日調高成品油價格18%。在本次調價后,國際原油價格隨之有一定幅度回落,這是由于中國需求抑制的原因。據計算,本次調價后,中國成品油價格平均仍比國際價格低30%左右,未來成品油價格仍有上調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