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梅新育-輸美輪胎特保案帶來的系列影響
2009-9-15 來源:和訊網
關鍵詞:輸美輪胎特保案 商務部
和訊網:所以大家也擔心它會引發更多的,包括別的國家更多也會對中國采取這種措施,所以我想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說反制措施也好,報復措施也好顯得更為重要。
梅新育:中國反制措施有他的重要性,中國的反制措施也許不能挽回此前已經發生的貿易爭端和采取的限制措施,但是他可以威懾貿易伙伴國保護主義的勢力,迫使他們謹慎從事,從而減少日后遇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我們這樣的貿易反制,或者說貿易報復措施,更多的是著眼于未來,而不是著眼于以往。我們貿易報復措施用的太少了,人家覺得對中國先發制人,也不會付出什么代價,就是這樣一個心態。
和訊網:所以看來是以前發生很多和中國的貿易摩擦之后,中國好像沒有什么很大的報復,沒有很強烈的報復,所以大家更加愿意對你進行各種各樣的制裁。
梅新育:對,中國貿易報復措施非常的少,就中美經貿關系來說,剛才講了中美恢復正常的貿易關系到現在為止是37年的時間,37年的時間里,特別是80年代后期以來,平均每年美國對中國商品搞的貿易爭端總共有兩位數,甚至更多一點。但是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報復,到目前為止這37年總共搞了多少?如果不算這一次就是一起,那是1983年。1983年美國宣布限制進口中國紡織品,中國宣布貿易報復清單,減少購買美國的羊毛和其他的東西,以此作為報復。在這兒之后,中國沒有采取過貿易報復的措施。
但是貿易報復是不是需要的?我認為是需要的,貿易報復本身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是一個貿易大國,而且貿易依存度在全世界所有大國中是最高的,對于我們來說搞全面的貿易戰并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我們的貿易報復措施,也就是說國際貿易體系的和平是我們追求的,但是維護和平需要武裝,你不能說我們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為了表示我們熱愛和平我們把解放軍全部復員,恐怕我們今天復員了,當天晚上我們就要陷入戰亂。同樣的,貿易體系上,我們為了貿易體系的和平,我們也需要以貿易報復作為武器。毛主席給我們教導過一句:以斗爭求團結,則能團結成;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
和訊網:這么多年,別人對我們采取了這么多貿易措施,我們很少的對他們采取貿易報復,為什么會這樣?
梅新育:可能是多方面原因,我們國家民間有和為貴的傳統,好像打官司是很晦氣,咄咄逼人是很晦氣的事情。再一個,我想可能有一些客觀的因素,我們的貿易依存度比較高,怕打起貿易戰來我們損失太大,吃不消。我們把友好和國際之間的友誼有一個區分。我們是講友誼,但是友誼團結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自己的立場和自己的利益,但是恰恰在這方面我們有很多誤區。
我讀過一篇長篇小說,他描寫了抗美援朝志愿軍將士的生活,本來他能激勵人心,但是在這之前沒有人看得起這個東亞病夫,但是在這兒之后沒有人敢說這是東亞病夫了。但是當初中美建交凱特總統訪華,為了給凱特訪華創造良好氣氛,把當時正在電臺里播放的《東方紅》給停播了,你說這是為什么?何必要這樣。我們在黑龍江黑河,黑河是原來喪權辱國璦琿條約簽署的地方,璦琿條約簽署的地方我們直接喪失了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在義和團戰亂那一年,沙皇俄國出兵 17萬全面侵占東北,并把住在黑河對面數萬中國人趕到黑龍江里淹死。為紀念這些我們黑河設了一個紀念館,講述我們喪失領土和我們遭受屠殺,每一個人去看的話都感到深受震撼,維護我們獨立自由是多少重要。但是這個館到現在,常常受到來自上面來自官員的壓力,我們講中俄友好要把這個館閉掉。
和訊網:我們領導的思維在如何看待對外的交往,如何看待跟外國之間的友誼,這種關系上存在很大的誤區,確實是這樣。我們回到特保案,昨天商務部宣布依照中國法律和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和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程序。怎么看待中國的這一反制措施?是否還有更好的反制措施?比如說對其豬肉和大豆采取措施?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