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經濟參考報1月21日報道 1月19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聯合國安理會15個理事國代表舉手投贊成票,一致通過第1908號決議。
19日,在世界貿易組織(W T O )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中美輪胎特保案調查專家組成立,W T O將正式啟動號稱“貿易保護第一案”的中國輸美輪胎特保案調查程序。專家表示,特保爭端解決,對中國和W T O都是第一次,結果尚難預測。不過對于中國來說,其預防和示范意義要大于特保案結果本身。
去年12月,在中美雙方就輪胎特保案磋商未果的情況下,中國向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提出設立專家組的要求,但是美方按照相關程序阻止了專家組的設立。在本月19日舉行的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會議上,中方再次提出設立專家組的要求,按照世貿組織規則,美國已無權再次阻止,因此專家組自動成立。
按照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規定,專家組一般由3名專家組成,他們的任命通常需要45天時間。此后專家組將進入對爭端案件的審查階段,即聽取雙方陳述、調查分析事實,一般在6個月內提交專家組報告。之后當事各方均有上訴機會,在整個過程中也同時保留爭端各方通過斡旋就此止步的機會。
“商務部會出具一份特保案發生之后的行業評估分析,包括每個企業對美國出口金額的變動、就業的變化、國內企業受到的影響等等。”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公共關系部某內部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目前正在積極配合此項評估工作,和企業聯系取得最新資料。
“中國此次提起上訴主要是針對美國在發起特保案時的程序問題,如果W TO調查結果認為美國在程序方面存在不足,也會撤回美國的特保措施。”對外經貿大學W TO研究院副院長屠新泉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不過結果仍要繼續觀望,因為這畢竟是W TO成立60多年來特保爭端解決第一案,沒有可以參照的案例,怎么裁決很難預測。”
去年9月份,美國政府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小轎車和輕型卡車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即在4%的原有關稅基礎上,三年中分別加征35%。
“最新數據顯示,國內某些大型輪胎企業去年第四季度出口同比下降75%,還有某些涉案輪胎企業影響創匯達1500多萬美元。”據上述橡膠工業協會內部人士介紹,與此同時,美國市場的負面影響也開始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