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地亞致力于可持續發展 強化社會責任
2010-1-22 來源:中國企業新聞網
關鍵詞:羅地亞 可持續發展 社會責任
作為全球精細化工領域的領先企業,羅地亞一直致力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企業的宗旨是不斷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幫助客戶提升其業績水平。
作為全球精細化工領域的領先企業,羅地亞一直致力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企業的宗旨是不斷提高自身的經營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幫助客戶提升其業績水平。羅地亞在中國的業務發展可追溯到 20世紀60年代,自 1993年創辦首家合資企業開始,羅地亞至今已在華投資創辦16個法人實體,員工人數達到 2300人;其中包括 1家控股公司,1家貿易公司以及 14家合資或獨資生產工廠。
羅地亞公司一直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始終將對員工的關懷,對社區的關懷及對環境的關懷作為羅地亞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3年羅地亞簽署聯合國《全球契約》,確立了自愿宣傳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良好企業公民形象的立場。通過簽署該契約,羅地亞明確承諾使其運營和策略符合全球公認的十大原則,這些原則涉及的領域包括人權、勞工、環境以及反腐敗等。2005年,羅地亞與業界員工最重要的國際工會,即“化工、能源、礦產和總工會國際聯盟”(ICEM),簽署了《社會與環境全球責任協議》,申明其將堅定地致力推行企業社會責任。通過簽署此協議,羅地亞承諾在全世界范圍內遵循國際勞工組織大會確定的基本社會權利以及聯合國《全球契約》的原則。2005年,羅地亞制定了一套責任參照框架,稱為“羅地亞經營之道”。此責任參照框架針對以下六大利益相關者制定了企業社會責任準則、承諾及指標:客戶、員工、環境、投資商、供應商以及當地社區。實現企業社會責任目標,羅地亞共列明了21項承諾,涉及44種關鍵措施,“羅地亞經營之道”可以將企業社會責任的層面整合到所有運營過程中。
“羅地亞經營之道”顯然是一項長期的企業社會責任計劃,需要針對全球各地的羅地亞分支機構實施。其目的在于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到羅地亞管理及運營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并使之在日常運營中得到全方位貫徹執行,上至管理層,下至全體員工無一例外。“羅地亞經營之道”全面涵蓋了其在投資性公司工作委員會北京宣言及其它協議和憲章中做出的企業社會責任承諾。此外,它還體現了一種按常規、系統的方式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的模式。
作為在世界范圍內實施 “羅地亞經營之道”的第一步,羅地亞中國及其它在華企業于 2008年適時地進行了一次自我評估。此次自我評估的目的在于讓相關實體(工廠、研發中心、采購、財務及法律部門)對其行為及相應績效進行評估,以便找到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并確定所需改進提高的程度(共分為4個等級)。
自我評估是一個非常耗時的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上至高層管理人員下至相關員工都需要參與其中。不過,所有人都相信,這一有助于增強自我意識的過程至關重要。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羅地亞經營之道”的目標并為該方法提供支持。
2009年10月31日,羅地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上海成功舉行了首屆羅地亞開放日活動,此次開放日的主題是“我們的化工,我們的美好生活”。羅地亞公司一直致力于可持續發展,始終將對員工的關懷,對社區的關懷及對環境的關懷作為羅地亞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開放日活動就是圍繞著這三個元素展開。活動還特別設置了義賣環節,在短短幾天的時間里,籌備組就收到來自員工及管理層的許多捐贈物品,所有義賣款項將捐給閔行社區的啟音學校,旨在和那里小朋友們分享羅地亞人的一份愛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