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市場走勢疲軟 呼吁定價機制透明化
2010-1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成品油 原油
近期以來,國際油價震蕩走低,原油庫存大幅上漲;與此同時,國內原油庫存也呈走高態勢,成品油價格堅挺,市場觀望氛圍濃郁,購銷清淡。
分析人士認為,在國內外市場走勢低迷的情況下,成品油定價機制應該更加市場化和透明化,以消除觀望,提振市場。
油價走低庫存創新高
近一個月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從最高點的每桶82美元,一度下跌至每桶70美元的最低點,此后雖有所反彈,但總體呈震蕩走低形勢。9月3日,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42美分,收于每桶74.60美元。倫敦市場10月份交貨的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26美分,收于每桶76.67美元。
國際原油庫存同時繼續走高。美國石油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27日的一周,美國原油庫存增長而成品油庫存下降,其中原油庫存增長476.5萬桶,汽油庫存量下降58.9萬桶;原油進口量減少800萬桶。
國內油品市場亦呈相同態勢。數據顯示,7月末國內商業原油庫存為2920萬噸,比6月末增加40萬噸;成品油庫存(包括汽油、柴油和煤油)為1621萬噸,比6月末減少6.1%,其中柴油庫存環比下降7.2%至826萬噸,汽油庫存環比下降3.8%至630萬噸,而煤油庫存環比下降9.3%至165萬噸。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國內原油產量增加,同時煉廠進入檢修階段,加工量減少,造成國內原油庫存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7月份原油產量環比增加2.03%,達到1722.5萬噸,而原油加工量環比減少6.6萬噸至3528萬噸。
成品油庫存下降則因7月份成品油凈進口量減少而需求增加,抵消了產量的小幅增加。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柴油產量環比增加1%至1345.4萬噸,煤油產量增加3%至149.9萬噸,而汽油產量減少2%至636.8萬噸;同時7月份國內原油凈進口量大幅下降14.95%至1883萬噸,成品油凈進口量環比銳減61%至5.4萬噸。
“看跌”觀望購銷現疲軟
在8月初國際油價漲至每桶80美元的高位時,國內成品油批發市場購銷熱情高漲。自8月下旬以來,國際油價的走弱,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預期的存在再加上國內充裕的資源供應量,8月份國內成品油銷售“緊俏”的行情也開始降溫,市場陷入平淡疲弱的狀態。
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華東、華北、華南、華中等市場對成品油價格走勢普遍看跌,貿易商仍多以持幣觀望為主,市場購銷氣氛清淡,主營機構出貨無明顯轉好。
數據顯示,上周(9月3日當周),國內汽柴油批發行情總體平穩,部分市場價格出現松動;如華中市場汽柴油穩中有小跌,整體上交易比較平淡,市場成交價格穩于90#汽油每噸7400-7700元,93#汽油每噸7700-7800元,0#柴油每噸6800-6950元。
三季度往往是汽柴油需求的旺季,業內素有“金九銀十”的說法。卓創資訊分析師齊玉芹認為,盡管近期國內成品油市場資源偏緊,需求逐步轉旺,但是國內經濟放緩和主營單位開工率將上升會在一定程度上分別抑制需求和資源緊張的局面;同時國際原油價格的不穩定成為最大的利空因素,市場對國家有關部門表態要調整成品油定價機制是否將帶來今年的第三次調價也呈觀望態勢,今年的“金九銀十”能否達到理想狀態還有待觀察。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