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PVC產量穩步增加,國內需求繼續向好
1、國內產量穩步增加,開工率上升
從去年全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國內除臺灣地區外月度產量穩步增長,已較危機低谷有大幅好轉。
圖為2009與08年pvc月度產量走勢圖。(圖片來源:易貿化工)
去年下半年以來,月度產量持續維持在80萬噸上下。以08年產能統計1581萬噸計算,總體平均開工率約為60%,若考慮到華北等地區相當部分生產設備長期閑置,則當前生產運轉設備的實際開工率可能已經達到70-80%。
2、進口再度出現增長
從去年中期開始,PVC進口量出現大幅度下降,但是這一情況在11月以后出現了改變,進口量再度上升,出口量回落到極低水平。
圖為PVC粉進出口量走勢圖。(圖片來源:易貿化工)
對這一現象的解讀,我們認為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電價上調導致國內PVC價格上漲,進口貨更具價格優勢;其次,去年冬季受暴雪影響,鐵路運力緊張,西北產品運輸不夠及時,華東、華南地區轉而求購進口貨。
其中,VCM進口量的止跌回升值得注意,這可能印證了我們前文中的分析:國內電價上升使得乙烯法占比提高。
3、房地產有政策壓力,但是建材需求仍然向好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家為抑制住房價格過快上漲,出臺了一系列打壓政策,比如打擊囤地、收緊二套房貸、加大經適房供應等。我們注意到,國家政策的著力點在于控制房產價格,并非限制住房建設,反而是通過加大供應來抑制商品房價格。但我們也要看到,政策所打擊的投機性購房需求還是會影響到實際的施工建設,從新開工面積累計同比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去年增速由負轉正,出現大幅度上升,但在年末似乎略有走軟。
2007-2009年房屋新開工面積月累計同比增速:
圖為2007-2009年房屋新開工面積月累計同比增速走勢圖。(圖片來源:Wind)
在對相關政策進行研判時,建議采取一種折中態度:本次房地產政策收緊或許會使爆發性增長成為小概率事件,但不會對剛性需求形成太多打壓,在城鎮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房地產業發展需要也應該顯現穩步而理性的增長。
本次建筑新開工面積出現的高峰在去年11月份,按一般建筑進程估算,管、板、型等建材需求會較開工滯后4-6個月,如此在今年3-5月可能會出現PVC需求高峰。另一方面,塑料建材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也是越來越廣泛,統計數據顯示,即使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我國塑料建材業的產值是逐年穩步提升的。所以,春季建材需求可能會對PVC行情形成有力拉動,房地產政策因素可能會對高點有所打壓,但PVC建材的剛性需求依然會推動價格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