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件建設要上水平
當前我國化工物流面臨的挑戰,主要是高資質的大型物流商太少,安全運輸軟硬件條件不足,同時國際上物流巨頭紛紛進入中國。此外,隨著政府對危化品監管力度加大,對化工物流出臺了更嚴格的法規。專家們呼吁,建設一流化工物流企業,配置一流物流裝備,是化工物流業健康成長的當務之急。
王篤鵬說,目前國內真正用專業車輛來運輸危化品的只占30%,其中有運輸商故意違規、獲取非法利潤的原因,更主要是在當地找不到符合規范的危化晶車隊。比如,上海有設施完備的危化品倉庫,但在廣州就很難找到,即使找到了,其租用價格也要比上海貴幾倍。再過一兩年,拜耳、巴斯夫等跨國公司在華產能將成倍增加,TDI、MDI等危化品,一般的倉庫和車輛都不能儲運,而目前國內相關資源短缺。王篤鵬說,許多外企在選擇物流商時,首先看是否有資源條件,要求至少50%靠公司自己做,還要有整合物流的能力,有很高的信譽。為此,我公司已投巨資進行了軟硬件建設,建立了國內網絡,普遍采用IT技術手段,還在上海化工區建設了物流基地。
英保客物流(北京)公司總經理趙國強表示,10年前我們進入中國,從做代理起家,現在我公司業務已擴大到四大方面,目標市場是大型化工企業和跨國公司,主要從事液體化工物流和干散貨物流。趙國強舉例說,我們已為上海化工區的一家外企提供聚合物粒子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原來是25千克的小包裝,現改為用20噸的大包裝,有專門的集裝箱運輸車輛,實現自動化裝卸。趙國強透露,英保客看準了中國化工物流市場的巨大潛力,計劃在1年內把設備制造轉移到中國,為國內和亞太地區的物流客商提供集裝罐等裝備。
罐式集裝箱在多式聯運中能發揮安全、高效、實現共贏的效能。上海運澤化工物流發展公司總經理袁國鋒介紹,該公司運營著超過3000個國際標準罐式集裝箱(1SO TANK),為國內及亞太地區主要港口液體化學品進出口提供物流業務。袁國鋒說,ISOTANK是液體化工物流的發展趨勢,其設計、制造和認證能同時滿足ASME、TC等近20個國際、國家或地區規范的要求,一個標準罐箱可比一個裝滿圓桶的標準集裝箱多裝載45%的液態貨物,而且方便快捷,從產地到用戶“門到門”一步到位。
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公司是危化品運輸的罐式集裝箱和特種車輛的生產商,其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該集團智能安全研究中心周受欽博士介紹了新一代智能罐式儲運設備研發情況,該公司將傳感技術、衛星定位技術、遠程通信技術、測試與控制技術融為一體,開發了智能罐式儲運設備及其監測與跟蹤系統,實現了危化品運輸數字化和運輸本質安全。
破解政策和改革難題
去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是對發展化工物流業的重大利好政策。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會長、中國物流協會副會長汪鳴指出,國內化工物流業前程光明,但在前進路上面臨許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體制上多頭管理,政策上存在不合理之處;市場不規范,安全隱患嚴重,事故較多;物流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服務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弱;客戶觀念落后,隱性成本過高等。
針對國內罐箱多式聯運發展遇到的瓶頸,袁國鋒提出,我國鐵路按照《鐵路危險貨物品名》受理危險品,但沒有和國際接軌。目前我國鐵路對危險品罐箱運輸相當嚴格,只接受普通液體貨物運輸,全路現有2187個危險貨物運輸辦理站,其中專辦危險貨物僅330個,專辦危險貨物集裝箱僅98個,限制了ISOTANK在鐵路上的大量運輸。袁國鋒希望擴大鐵路罐式集裝箱業務,充分發揮鐵路全天候、運量大、運距長、運價低和網絡覆蓋廣的優勢,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制定支持政策,在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基礎上,使罐式集裝箱多式聯運由陸路和海運為主,轉為海、鐵、內河聯合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