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價格穩健的PE管材料為何暴跌2000多元
2010-6-13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PP PE 聚烯烴
PP、PE管材料作為聚烯烴產品中的專用料,向來被冠以價格穩定、抗跌能力強等頭銜,但近日其價格波動卻有違常理,其中尤以PE管材料最為明顯,短短兩周,之前一直處于順掛的國內PE管材料主流成交價格跌幅已接近2000元/噸,其跌幅甚至超過同期的通用料,此舉使多數業者著實摸不著頭腦,那筆者就從供需兩個方面來試著為大家解答這一疑問。
需求方面,跨入21世紀以來,PE管材行業蓬勃發展,09年經濟危機后國家出臺各種救市政策大力開展城市農村水網改造更是為塑料管材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各管材工廠也大肆擴張產能。但邁入2010年后管材行業卻陷入萎靡,工廠訂單情況不佳其整體開工率僅勉強維持在70%左右,業者猜測可能與國內經濟復蘇情況良好,部分救市資金擱置或者延誤有關,致使管材行業并未如預計的那樣需求大幅增加。
供應方面,前幾年國產管材料僅上海石化以及燕山、齊魯幾家爭鳴的格局已被打破,目前國內石化廠家管材料新產品層出不窮,近期新建裝置也對PE管材料趨之若騖,單單今年上半年就有福建聯合、中沙石化、盤錦乙烯以及獨山子石化新裝置開始生產PE管材料,且其裝置年產能均在20萬噸以上,供應急劇增加的狀況可見一斑。
而導致此次PE管材料價格暴跌的真正“罪魁禍首”,則非國內外供應商價格博奕末屬。5月中旬起受到乙烯單體價格走軟的拖累,國外供應商一直居高不下的PE管材料報盤開始松動,部分低端價格一直延升到1200美元/噸附近,此舉使之前一直與人民幣處于倒掛的管材料美金市場交投明顯改善,進口料套利窗口的打開則明顯擠壓終端用戶對國產原料的需求。作為專用料,國內石化工廠一直對PE管材料的直供比例進行嚴格考核,而進口原料的大量涌入無疑將對其直供率造成影響,套用目前網絡中一段常用的語句來說,“這話不能說的太細,懂的自然懂”。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