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好消息不斷:由“石金”起草的“玄武巖纖維無捻粗紗”國家標準,9月2日正式發布,這是“石金”牽頭起草并已頒布的第二個關于玄武巖纖維的國家標準。此外,“石金”牽頭的關于玄武巖纖維規模化的另一個課題最近通過答辯,有望成為“十二五”重大科技支撐課題。
“國家把新材料產業納入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我們是極大利好!”胡顯奇說。
胡顯奇對新材料有狂熱,覺得那是一個魔方般的世界。1994年他辭掉官職赴深圳創業,10多年后又在橫店開辟新戰場。52歲的胡顯奇正忙于連續玄武巖纖維在中國的產業化。“石金”一期工程,已經形成2000噸連續玄武巖纖維的生產能力,而計劃投入1.2億元年產5000噸的二期工程正在方案設計中。
神奇的絲
“石金”——點石成金,這是橫店集團總裁徐永安取的名字。
一堆公路上用的“鋪路石”從熔爐里能“拉”出比頭發絲還要細10倍的絲,且幾萬米不斷線,確實很神奇吧?
連續玄武巖纖維,是新型的高技術纖維,綜合性能優于一般的玻璃纖維,隔熱性能甚至優于碳纖維,價格、能耗、碳排放量卻分別只有碳纖維的十分之一、五十分之一、五百分之一。價格比高強玻璃纖維便宜一半,破碎的玄武巖礦石每噸成本價60元,高強玻璃纖維原料的單價卻超過1000元。
連續玄武巖纖維具有極強的絕緣耐熱性。一般特種纖維在350℃的火焰溫度下就會炭化,但經過表面處理的玄武巖連續纖維能夠經受住900℃的高溫。因此,它適合在消防服和賓館大廈的防火卷簾上用作隔熱阻燃層。
另外,它的拉伸強度很高,在40℃高溫下曝曬2400小時仍然能保持強度。用它與水泥混凝土復合可充當高速公路和機場跑道的路面增強材料,與工程塑料復合可用于民用建筑增強型門窗的制造。
更重要的是,它為我國國防建設尤其是先進武器的制造提供了不受外國控制的新材料。
目前全世界只有烏克蘭、俄羅斯、中國等少數國家擁有玄武巖纖維工業生產技術,生產廠家僅有20多家。我國從2005年開始小規模生產,6年間進入到連續玄武巖纖維領域的企業超過9家。浙江石金公司獨特的全電熔爐玄武巖熔融拉絲技術,填補了國內外的空白,是真正的中國創造。
煩惱的絲
玄武巖連續纖維擁有種種優越的性能,可要得到市場的認可并替代其它材料,卻非易事。
“與玻璃纖維相比,就相當于五六歲小孩和一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比,我們還在導入期。”胡顯奇說,“新材料進入市場很難,必須性能好、價格低、還要有標準,否則別人不敢用。”
目前根據單絲粗細的不同,玄武巖連續纖維的價格一般在每噸2萬~7萬元范圍內波動。與相同規格的E玻璃纖維相比,價格明顯偏高,很難實現對其的替代。唯一出路是通過技術創新、擴大生產規模及市場需求來不斷降低單位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