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OPEC日均產量走勢圖。(圖片來源:OPEC)
三. 國際主要能源機構持續上調全球原油需求預期
國際主要能源機構中,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國際能源機構(IEA)及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其持續的月度能源展望中,總體上均持續上調全球石油需求預期,顯示整個市場對后期原油需求總體保持著較為樂觀的態度。
圖為三大能源機構對全球2011石油需求預估走勢圖。(圖片來源:EIA、IEA、OPEC)
EIA 上調原油需求預期:鑒于北非和中東局勢惡化,美國能源信息署在3 月8 日公布的《短缺能源展望》中上調了對WTI 原油價格的預測。美國能源信息署估計今年WTI 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102 美元,比上個月報告上調了9 美元;預計2012 年每桶平均105 美元。EIA 預計,2011 年和2012 年,全球液態燃料的日均消費量將分別增加150 萬桶和170 萬桶。接下來兩年內的消費增長幾乎都來自于非OECD 國家,尤其是中國、巴西和中東。EIA 并預計,接下來兩年在OECD 國家內只有美國的消費會有所增長,但這會被OECD 歐洲和亞洲國家的需求下滑所抵消。
IEA 基本原油需求預期不變:國際能源署在3 月份月度報告中稱,2011 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長140萬桶/日,與上次報告預測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化,但IEA 稱,由于油價過高,今年石油需求可能有大幅度下降的風險,IEA 預計2011 年全球原油需求為8940 萬桶/日。IEA 稱2 月份全球石油日供應量增長到歷史最高水平8900 萬桶,比1 月份增加20 萬桶,從這也可以看出,全球石油供應并不成問題,利比亞之憂有過度炒作之嫌疑。IEA 預計2011 年第一季度全球煉油廠因檢修高峰導致原油加工量大幅度下降。IEA稱1 月份OECD 商業庫存為26.95 億桶,比2010 年12 月增加3200 萬桶,相當于58.2 天的需求量,2 月份初步估計OECD 的庫存將大幅下降4340 萬桶。
OPEC 略上調原油需求預期:OPEC 在3 月份月報中稱,2011 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140 萬桶/日,比上次報告略微上調,第一季度的需求主要靠北半球的取暖因素推動。OPEC 稱,全球市場石油供給依然充足,盡管利比亞的供應中斷。OPEC 指出,盡管進入石油需求的淡季,但中東地緣政治因素依然令人擔憂。OPEC 還表示,無需召開緊急會議,不會對政治動亂引發的價格上漲作出反應,但會密切關注市場動向,以便隨時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