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汽油庫存均增高
石油銷售情況的不樂觀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價格不斷下滑,后市普遍不被看好。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國內外市場需求受到較大影響。市場很少有貿然進購的舉動,“逢低吸儲”也顯得遙遙無期。
據卓創抽樣數據統計,截至5月17日,社會經營單位柴油庫存較半月前減少2.69%,當前庫存僅占總庫容的24.29%。主營單位和地方煉廠出貨持續欠佳,地方煉廠汽油庫存較半月前上漲17.45%,柴油庫存較半月前上漲2.8%,目前均處于中高位庫存。
“我們根據數據模型分析,若國際油價保持窄幅震蕩使三地原油均價保持目前價位,預計三地變化率將于5月25日本周五跌破-4%。若后期原油保持低位震蕩,則到6月8日即22個工作日滿足之時,三地變化率仍會延續跌勢,發改委理論下調窗口將會開啟。”卓創劉峰分析表示。
“兩桶油”多地開打價格戰
今年上半年油品銷售量壓力顯著。5月已到下旬,各地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的月度銷售仍未跟上進度,加之前期多數銷售公司的銷售任務多未完成,各地主營多采取降價促量的方式。
5月10日國內下調油價后,“兩桶油”均下調汽柴油批發價,汽柴油整體跌幅300-400元/噸。目前,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在安徽、福建、江蘇、天津等地展開了激烈的汽柴批發價格戰。據部分地區油品一線的消息,為加大銷售量,兩大集團汽柴成交持續下滑,目前當地柴油最低大單價格已跌至8200元/噸,遠遠低于當地批發限價。卓創分析認為,隨著變化率逐漸逼近負四,不排除后期部分區域汽柴價格仍面臨下滑的壓力。
業內認為,國內油市正轉為買方市場,“兩桶油”堅守大半年的最高限價、批零倒掛、限供控銷的銷售策略全面瓦解。據觀察,民營貿易商和加油站購進成品油趨于謹慎,普遍保持低庫存運營。
“近期的石油銷售情況不算異常,因為經濟情況不太好,銷量有下降是正常的,不會對市場有大的影響。”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國內還會有一次成品油價格下調。政策走向方面,可能會有助于推出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縮短計價周期,擴大企業自主,加快調價頻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