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該研究基于多巴胺的電化學氧化聚合實現了對于具有復雜形狀金屬心血管支架的表面功能化修飾。研究發現,與傳統的堿性溶液中多巴胺氧化自聚合方法相比,多巴胺的電聚合在中性條件下即可實現,并且聚多巴胺的沉積速率得到了極大地提高。同時,多巴胺的電聚合還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方法中溶液相大量聚多巴胺顆粒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多巴胺的利用效率。電聚多巴胺修飾后的表面能夠進一步實現生物活性分子的固定以構建仿生功能化表面。本研究為導電性醫用材料和器械(尤其是具有復雜三維體型結構的金屬支架材料)的表面功能化改性提供了一種快速、方便的新途徑。相關論文“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dopamine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omplex-shaped cardiovascular stents”發表在權威期刊Biomaterials(2014, 35(27), 7679–7689),影響因子8.312
2、具有良好力學性能的超薄膜是材料薄膜研究領域的熱點之一。本課題研究利用層狀組裝技術,將聚多巴胺修飾的碳納米管與傳統聚電解質聚乙烯亞胺進行組裝,得到共價交聯穩定的納米級碳納米管薄膜。該薄膜顯示出優越的機械力學性能,隨后進行的低表面能化處理,我們進一步得到了超疏水表面,由此實現了抗生物污染表面,為構建多功能功能界面提供了新的途徑。相關論文“Facile fabrication of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multilayered film based on bioinspired poly(dopamine)-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發表在國際期刊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2014,16(7),2936-2943),影響因子4.198。
3、導電水凝膠薄膜能夠為生物材料界面提供更為豐富的功能。本課題研究利用吡咯在水凝膠薄膜中原位電聚合,在提高水凝膠的力學穩定性的同時,實現亞微米級的導電水凝膠界面。該體系潛在的能夠成為基于電化學的生物材料平臺,應用于神經細胞調控、生物電傳感等領域。相關論文“Thin electroconductive hydrogel films by in situ 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within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發表在國際期刊RSC Advances(2014,4(47),24511-24517),影響因子3.708。
- 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 Adv. Mater.: 小膠質細胞膜包被的聚多巴胺納米遞送系統用于抑郁癥的治療 2025-01-27
- 江南大學王潮霞教授/滑鐵盧大學Yuning Li 教授 ACHM:溫度可視化太陽能面料 - 讓你在冬天保持舒適 2024-12-12
- 江蘇大學鄒小波教授 Coordin. Chem. Rev. 綜述:聚多巴胺涂層在生物分析領域的進展 2024-11-22
- 浙江理工大學呂維揚/華東理工大學邢明陽 Nat. Commun.:高效芬頓催化劑合成新策略 2023-12-05
- 四川大學顧志鵬/高會樂 Adv. Mater.:天然多酚納米點材料用于阿爾茲海默癥治療 2023-11-29
- 湖南工業大學經鑫教授團隊 JMCC:多功能水凝膠基柔性傳感器 - 用于人機人體運動監測和人機交互 2022-06-03
- 香港大學張世明教授課題組招聘博士后、全獎碩士生、研究助理(各2名) - 可穿戴傳感方向 202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