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與科學創新引智基地”(以下簡稱“引智基地”)研討會在松江舉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Benjiamin S.HSIAO教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Takishi KIKUTANI教授、美國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楊一奇教授、美國康奈爾大學Jintu FAN教授、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學院Ton PEIJS教授、德國拜羅伊特大學Andreas GREINER教授等國際知名院校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纖維材料領域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國際合作等展開建設性交流。東華大學科研處和材料學院、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有關負責人及10余位相關教師代表與會。
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材料學院院長朱美芳主持會議,對各位專家學者的到來表示歡迎,并對引智基地工作做了總結匯報。她認為,東華大學“纖維材料先進制造技術與科學創新引智基地”作為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的重要項目,自2008年立項以來,充分依托學校以材料學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以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研究平臺進行規劃和建設,通過與海內外本領域著名學者、著名實驗室多年交流合作,以及在保持強化傳統優勢特色、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研究隊伍、提升材料學科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學術聲譽等方面發揮重要促進作用,為把學校材料學科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的以纖維材料為特色的高水平學科作出了積極貢獻。朱美芳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為引智基地后續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會上,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耀鵬介紹了“111計劃”的來源、成員,匯報了過去兩年引智基地以及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材料學院的國際合作成果。海外學者高度贊賞學校引智基地開展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以會議為契機,積極推動國際和校際間優秀人才的舉薦互動,進一步加強跨國學生培養交流。
經過會議期間的磋商,材料學院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美國康奈爾大學、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學院、德國拜羅伊特大學等海外院校達成相應專業學生交換培養的合作備忘,計劃開展為期1個月、3個月、半年或一年等跨國學生培養項目。“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國際咨詢委員會”也同期成立,標志著重點實驗室及材料學院的未來發展將調入全新的國際合作時區。為進一步鼓勵國內外專家學者潛心開展學術研究,會議還決定新設國際纖維領域科學獎勵,包括“纖維材料領域突出貢獻獎”和“纖維材料領域優秀青年學者獎”,兩年一次表彰全球在纖維材料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研究者。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 由教育部、國家外國專家局于2006年起組織實施,旨在圍繞國家重點領域和重點學科發展方向,依托高等學校具有國際前沿水平或國家重點發展的創新領域的研究基地,引進、匯聚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及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優秀學術骨干,形成優秀的創新團隊,帶動高等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促進中國高校重點學科和優勢學科的發展,提升中國大學在世界范圍的學術地位和競爭力,以提高中國科技創新的水平。計劃要求從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學或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當中,引進、匯聚1000余名海外學術大師、學術骨干,配備一批國內優秀的科研骨干,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的學科創新研究基地。
- 青島大學寧新教授團隊 CEJ:通過界面大分子植入制備耐久雙親性聚丙烯微納米纖維材料 2025-03-18
- 東華大學丁彬教授/閆建華教授團隊 Mater. Today綜述:柔性氧化物陶瓷微納米纖維材料的制備現狀及策略 2022-11-21
- 東華大學丁彬教授/閆建華教授團隊 ACS Nano:用于穩定鋰金屬負極的納米纖維材料 2022-11-19
- 2018年度高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名單公布,62個入選! 2018-01-24
- 青科大“橡塑材料與工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21所地方強校基地入選國家111計劃 2017-08-09
- 教育部擬開展26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評估工作 2017-01-20
- 中國高校“111計劃”評估結果出爐 | 9所高校優秀 201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