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大學寧新教授團隊在雙親性聚丙烯超細纖維材料的連續(xù)化制備技術上取得進展,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上發(fā)表了題為“Polypropylene durable amphiphilicity through interfacial macromolecular implantation”的研究論文并相關專利申報。該研究報道了一種工業(yè)化可行的雙組份纖維紡絲和后處理工藝以制備具有耐久表面雙親性的聚丙烯(PP)超細纖維及非織造材料。如圖1流程圖所示,在雙組份熔融紡絲過程中,兩種組份熔體界面上發(fā)生了分子鏈相互擴散,改性聚乙烯醇(PVA)共聚物的部分大分子鏈段被植入到PP界面相,并隨著纖維冷卻固化被錨定在PP纖維表面,這是PP纖維具有親水性的原因。熱水(95 ℃)處理去除PP纖維表面游離的PVA,得到PP超細纖維,但并不會改變錨定PVA親水鏈段帶來的親水效果;DMSO處理(65 ℃)則可進一步提取PP表面上錨定較淺的PVA鏈或將其掩埋進PP內部,使PP纖維表面再轉化為親油性和疏水性。此外,PVA可回收再利用,回收后的PVA組成、分子結構、熱性能與原料一致。
圖1 親/疏水PP微納米纖維非織造材料制備工藝流程、大分子界面植入機制示意圖;(a)PVA/PP海島纖維,(b)PP-w,(c)PP-d,(d)PP-w-d微納米纖維無紡布的SEM圖像
圖2a-d中,XRD、TG、DSC以及PVA提取后的失重率測試結果均協(xié)同一致表明,PVA/PP海島纖維經(jīng)熱水或DMSO多次反復處理后,PVA幾乎被完全去除。經(jīng)熱水處理后得到的PP-w纖維表現(xiàn)出反復持久的親水性,并由此帶給非織造材料顯著的水相毛細芯吸效應(圖2e),屬于雙親性(Amphiphilic)材料。而經(jīng)DMSO直接處理或熱水處理后再進一步DMSO處理得到的PP-d、PP-w-d纖維則再次表現(xiàn)出疏水性。
圖2 PP纖維非織造材料的(a)XRD譜圖,(b)TG曲線,(c)DSC曲線,(d)PVA提取后的失重率,(e)水相和(f)油相中毛細芯吸高度動態(tài)變化曲線,(g)FTIR譜圖,(h)XPS譜圖,(i)表面O含量
圖3 PP纖維非織造材料親水效果的耐有機溶劑和耐久性
聚丙烯(PP)作為全球第二大合成纖維材料,因其輕質、成本低、機械強度高、耐腐蝕等優(yōu)勢,廣泛應用于醫(yī)療、過濾、衛(wèi)生等領域。然而,PP的極度疏水性導致其難以進行表面功能化處理,限制了其在高端領域的應用。傳統(tǒng)改性方法(如浸漬、涂層、等離子處理、化學接枝等)存在耐久性差、工藝復雜、污染環(huán)境及成本和規(guī)模化等問題。如何賦予PP纖維持久可控的親水/疏水特性,是學術界與產(chǎn)業(yè)界共同關注的難題。本文為解決此行業(yè)難點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路線。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5.161428
- UCLA賀曦敏/燕山大學秦志輝、焦體峰 Adv. Mater.: 具有優(yōu)異機械性能和耐久性的完全可降解蛋白質凝膠-氫鍵供體的調控 2025-06-27
- NTU夏焜/清華大學高華健/浙江大學王冠楠 Sci. Adv.:流變學范式揭示長期粘附耐久性的內在機理 2025-03-19
- 天津大學葉龍教授等 EES:分子增韌新策略協(xié)同提升有機光伏電池的效率、穩(wěn)定性、本征可拉伸性、機械耐久性和輸出功率 2025-02-13
- 神戶大學Hideto Matsuyama教授團隊 AM: 等級多孔超雙親性 Torlon 膜的制備與可切換油水分離研究 2025-03-28
- 華東理工大學王庚超教授、練成研究員《Small》:“蟻穴型”雙親性凝膠電解質可拉伸超級電容器的一體化構建及性能提升 2022-10-27
- 四川大學蔣煒教授團隊《ACS AMI》:采用具超雙親性/液下超雙疏性聚氨酯/硅藻土復合材料實現(xiàn)真空抽吸快速破乳的通用方法 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