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社會1.4萬億元研發支出超7成來自企業
2016-03-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科技部長萬鋼10日說,2015年我國全社會研發支出達14220億元,其中企業支出超過77%,全社會科技資源配置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
萬鋼當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介紹了我國研發投入情況。
“十三五”規劃提出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要達到2.5%的目標,萬鋼透露,“十二五”科技規劃提出的十個指標中,除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R&D)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外,其他指標都已完成和超過了目標值。
萬鋼說,R&D與GDP的比值顯示全社會研發投入的強度,它不僅僅有中央財政的投入,還有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的投入。投入結構的變化能反映投入的質量和效益。目前,企業已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出現很多企業牽頭的高鐵、核能、特高壓輸變電等重大項目。
萬鋼說,企業投入的增加也反映了政策的落實情況,研發經費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等政策都在引導促進企業更加關注前端研發,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開展研發,以滿足市場更新更高的需求。
此外,企業投入的增加也推動區域創新。萬鋼說,目前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146個國家高新區已成為區域創新創業的核心載體,去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反映了研發投入效益的提高。
“由于企業加大了對技術創新的投入,政府資金就可以更多轉移到基礎前沿、社會公益以及航空航天、深潛等國家戰略這些重點領域上,為國家長遠的創新能力建設做出貢獻。”萬鋼說。
萬鋼當天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介紹了我國研發投入情況。
“十三五”規劃提出我國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要達到2.5%的目標,萬鋼透露,“十二五”科技規劃提出的十個指標中,除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R&D)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外,其他指標都已完成和超過了目標值。
萬鋼說,R&D與GDP的比值顯示全社會研發投入的強度,它不僅僅有中央財政的投入,還有全社會特別是企業的投入。投入結構的變化能反映投入的質量和效益。目前,企業已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出現很多企業牽頭的高鐵、核能、特高壓輸變電等重大項目。
萬鋼說,企業投入的增加也反映了政策的落實情況,研發經費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等政策都在引導促進企業更加關注前端研發,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開展研發,以滿足市場更新更高的需求。
此外,企業投入的增加也推動區域創新。萬鋼說,目前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146個國家高新區已成為區域創新創業的核心載體,去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反映了研發投入效益的提高。
“由于企業加大了對技術創新的投入,政府資金就可以更多轉移到基礎前沿、社會公益以及航空航天、深潛等國家戰略這些重點領域上,為國家長遠的創新能力建設做出貢獻。”萬鋼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華南理工大學召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申報座談會 2016-03-08
- 我國科技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2015-06-29
- 為什么總數世界第一的中國教授貶值? 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