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學者研發新材料可“過濾降解”飽和脂肪酸
2016-03-22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浙江大學高分子系黃小軍副教授團隊研發出一種新型纖維膜,并用這種纖維膜制造出一種負載脂肪酶的材料,可將食品中的飽和脂肪酸高效轉化為人體易吸收、分解的物質。
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動物脂肪及乳脂中,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是導致膽固醇偏高,引發脂肪肝、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癥狀的主要原因之一。
“飽和脂肪酸通過與酶的水解反應后會變成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反而能夠調節血脂、清理血栓!秉S小軍表示,水解反應中,生物酶的數量和充分的水流是關鍵因素,但傳統膜材料提供的孔隙少、結構不均勻,容易造成透水量大幅減少,脂肪酶也容易脫落。
課題組研發的纖維膜是一種超親水中空纖維,纖維外徑只有0.5毫米,體積小、表面積大,具有外層緊密、內層疏松的“梯度楔形”微孔結構,生物酶可以長期穩定地負載在微孔內。此外,水源從外壁進入后能夠迅速通過內壁滲出,大大提高了水解催化反應效率。
黃小軍介紹,纖維膜采用親水材料,還能夠在濾水過程中開啟“捕獲”功能,主動“抓取”水分子。纖維膜的過濾精度達到0.05微米,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細菌、雜質都會被擋在纖維膜的外邊。
黃小軍表示,水解食品飽和脂肪酸方面的研究是纖維膜材料應用的新方向之一,此前這種纖維膜已經在污水凈化領域成功實現產業化,接下來,課題組還將嘗試將這一材料應用在硬水凈化、生物醫藥耗材領域。
相關研究3月10日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英國皇家化學會先進化學》上。
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多存在于動物脂肪及乳脂中,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是導致膽固醇偏高,引發脂肪肝、動脈硬化、高血壓等癥狀的主要原因之一。
“飽和脂肪酸通過與酶的水解反應后會變成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反而能夠調節血脂、清理血栓!秉S小軍表示,水解反應中,生物酶的數量和充分的水流是關鍵因素,但傳統膜材料提供的孔隙少、結構不均勻,容易造成透水量大幅減少,脂肪酶也容易脫落。
課題組研發的纖維膜是一種超親水中空纖維,纖維外徑只有0.5毫米,體積小、表面積大,具有外層緊密、內層疏松的“梯度楔形”微孔結構,生物酶可以長期穩定地負載在微孔內。此外,水源從外壁進入后能夠迅速通過內壁滲出,大大提高了水解催化反應效率。
黃小軍介紹,纖維膜采用親水材料,還能夠在濾水過程中開啟“捕獲”功能,主動“抓取”水分子。纖維膜的過濾精度達到0.05微米,這意味著幾乎所有的細菌、雜質都會被擋在纖維膜的外邊。
黃小軍表示,水解食品飽和脂肪酸方面的研究是纖維膜材料應用的新方向之一,此前這種纖維膜已經在污水凈化領域成功實現產業化,接下來,課題組還將嘗試將這一材料應用在硬水凈化、生物醫藥耗材領域。
相關研究3月10日發表于國際權威期刊《英國皇家化學會先進化學》上。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