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程群峰課題組研制出一種導電仿貝殼層狀最強石墨烯
2016-07-0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自然界的鮑魚殼中無機碳酸鈣以200-900納米厚的“磚塊”片層和10-50納米厚的有機蛋白質“砂漿”以層層交替的形式組裝成一個整體實現鮑魚殼力學強度和韌性完美地統一。這種微納米多級層狀結構賦予了鮑魚殼優異的力學性能。
受鮑魚殼有機-無機層層微納米組裝結構的啟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程群峰課題組采用氧化石墨烯與小分子PCDO構筑了層狀結構的復合材料。這種仿生方法的特點是(1)有機分子PCDO不僅可以作為仿貝殼復合材料的有機相,同時本身可以交聯,進一步提高了氧化石墨烯層間強度,獲得了較高韌性,是天然貝殼的兩倍;(2)PCDO的引入,又可以大幅度提高仿貝殼復合材料的電學性能,遠遠高于同類氧化石墨烯仿貝殼復合材料。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本發明采用PCDO有機分子作為有機相,不僅與氧化石墨烯本身發生接枝反應,形成共價鍵;同時PCDO分子之間還可以通過紫外光照射發生化學交聯,這種交聯可以進一步提高氧化石墨烯的韌性;同時由于PCDO的共軛Π鍵,因此氧化石墨烯經過還原后,制備的仿生層狀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能。
這種超強石墨烯纖維抗拉強度達到842.6 MPa,優于所有其他報道石墨烯纖維。此外,其導電率高達292.4 S cm-1.
這種超強導電的仿貝殼復合材料在人工肌肉、組織工程、電池、超級電容器及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Nature報道: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0/n7591/full/530384c.html
原文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506074/abstract
受鮑魚殼有機-無機層層微納米組裝結構的啟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程群峰課題組采用氧化石墨烯與小分子PCDO構筑了層狀結構的復合材料。這種仿生方法的特點是(1)有機分子PCDO不僅可以作為仿貝殼復合材料的有機相,同時本身可以交聯,進一步提高了氧化石墨烯層間強度,獲得了較高韌性,是天然貝殼的兩倍;(2)PCDO的引入,又可以大幅度提高仿貝殼復合材料的電學性能,遠遠高于同類氧化石墨烯仿貝殼復合材料。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在于本發明采用PCDO有機分子作為有機相,不僅與氧化石墨烯本身發生接枝反應,形成共價鍵;同時PCDO分子之間還可以通過紫外光照射發生化學交聯,這種交聯可以進一步提高氧化石墨烯的韌性;同時由于PCDO的共軛Π鍵,因此氧化石墨烯經過還原后,制備的仿生層狀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能。


Nature報道: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30/n7591/full/530384c.html
原文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506074/abstract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寧波材料所王震/閻敬靈團隊 JMCA: 聚酰亞胺/石墨烯氣凝膠的分級多孔結構實現力學和電磁屏蔽兼容 2025-06-19
- 深圳技術大學史濟東等 Carbon:基于石墨烯-納米纖維素復合薄膜的自修復應變/濕度雙模傳感器的設計及在可穿戴呼吸監測的應用 2025-05-28
- 北京化工大學汪曉東教授團隊 Nano-Micro Lett.: 碳化聚酰亞胺/凱夫拉纖維/氧化石墨烯@ZIF-67雙向復合氣凝膠封裝相變材料實現多重能量轉換與電磁屏蔽 2025-04-28
- 合工大秦海利、從懷萍/中科大俞書宏 Adv. Mater.: 在超強韌水凝膠材料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6-24
- 西南林大杜官本教授、楊龍研究員團隊 JB&B:利用竹纖維素基碳納米材料抑制裂紋擴展制備具有粘附性能的超強超韌水凝膠 2025-05-23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Small:通過花狀亞微米碳團簇構建的超強超韌水凝膠 - 展現出優異的力學和抗裂紋擴展性能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