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所在納米結構可控組裝及其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08-05-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膠體、界面與化學熱力學院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納米結構可控組裝及其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近期的Adv. Mater.(2008, 20, 452-456)上。
近年來,該研究組致力于功能化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可控組裝,并將其應用于不同領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在聚合物納米管組裝研究方面,借助層層組裝技術與模板法,制備了柔順性良好、具備光電功能的發光復合納米管(Chem. Eur. J. 2006, 12, 4802)和應用于細胞內基因轉染的可生物降解納米管( Biomaterials 2007, 28, 3083);在智能型納米粒子/聚合物復合結構可控制備與組裝方面,利用表面引發的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反應,嫁接組裝了pH和熱敏響應的核殼復合納米結構(Chem. Mater. 2007, 19, 412,Chem. Eur. J. 2007, 13, 2224;Adv. Funct. Mater .2007, 17, 3134)。
基于以上研究工作,該研究組利用晶體受限擴散生長,可控制備出反應性晶體模板MnCo3,結合Kirkendall效應,實現不同形狀、不同壁厚和具有分級納米結構的中空MnO2的可控制備,為納米材料和納米結構的三維組裝及其調控提供了重要途徑,實驗證實了組裝成的中空球體和立方體結構的納米材料可用于含有機染料的污水處理。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龍翔)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