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大會在京開幕 胡錦濤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
2008-06-2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第四,必須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安排,是我國科技發展必須堅持的重要組織方式。必須統籌科技發展和經濟建設,統籌各類創新主體和各種創新要素,統籌基礎研究、應用開發研究、高技術研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科技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充分發揮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國家科研機構的骨干和引領作用,充分發揮大學的基礎和生力軍作用,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形成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強大合力。
第五,必須堅持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人民服務,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正確方向。必須面向現代化建設、面向廣大人民需求,把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國家安全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撐的領域作為重點,把科技進步和創新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提高人民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緊密結合起來,集中力量在解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取得突破,努力掌握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解決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
第六,必須堅持弘揚科學精神。發展創新文化,培育全社會創新精神,是科技進步和創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會基礎。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在全社會大力傳播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提倡敢為人先、敢冒風險、勇于實踐、不屈不撓的精神,倡導敢于創新、勇于競爭、誠信合作、寬容失敗的精神,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為科技創新提供科學理論指導、有力制度保障、良好文化氛圍。
二、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當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機遇大于挑戰。世界科技發展突飛猛進,創新創造日新月異,世界科技正孕育著新的重大突破,知識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科技已成為支撐和引領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主要動力。當今世界,誰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誰就掌握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
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同時我國發展也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高,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我國科技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關鍵技術自給率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優秀拔尖人才還比較少。落實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促進人口健康、保障公共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迫切需要堅實的科學基礎和有力的技術支撐,迫切需要我們加緊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我國科學技術跨越式發展。
正是基于這樣的全局性考慮,黨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戰略基點、作為調整產業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面向未來的重大戰略選擇,更加自覺、更加堅定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龍翔)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