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基金會主任陳宜瑜:基金向帥才將才傾斜
2008-07-0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發揮制度作用,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科學基金聲譽
陳宜瑜說,20多年來,科學基金能夠從小到大,蓬勃發展,被科學家譽為“最具公信力的平臺”,基于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科學基金制這種良好制度帶來的勃勃生機。
陳宜瑜透露,一位科學家擔任科學部主任后被老同學告誡說,“趕快把你們家的門檻加固”。意思是當了基金委的“官”,走后門、拉關系的人會魚貫而入。可是后來,他家依然門檻平靜,根本用不著加固。個中原因,一方面是他本人自持頗嚴,另一方面是科學基金公正評審的文化傳統。尊重科學、公正透明、激勵創新的科學基金文化,對置身其中的科學家和基金管理人員有著無形的規范作用。
基金委始終把弘揚科學道德、懲戒科研不端行為、凈化科研環境作為應盡的責任和一項重要工作。陳宜瑜表示,遏制學術不端行為,關鍵一點就是要發揮制度的作用。制度的完善和嚴格執行,雖不能完全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但可以從源頭上加以避免,從而引導科學基金流向最需要的地方。為此,基金委于1998年設立了監督委員會,專門受理科學基金申請和資助工作中學術不端行為的投訴和舉報。
據悉,對科研不端行為的懲戒起到了應有警示作用。2004年到2007年,基金委對調查證實存在不端行為的139個案例進行了處理,其中67個項目被撤銷,9個項目被終止執行或終止評審,33人被取消了一定年限的申請資格。
經過持續不懈的努力,監督工作產生了明顯的輻射效應,弘揚科研誠信、凈化學術環境的氛圍已初見端倪。例如,2004年查處申請書基本信息弄虛作假案例28項,2005年為24項,到2006年、2007年分別降至8項和3項,盡管舉報和查處有一定的滯后期,但下降趨勢是很明顯的。
陳宜瑜說,基金委將結合科學基金工作的重要環節,樹立監督工作的新思維,實現以“結果監督”為主向以“過程監督”為主的轉變。
組織國際績效評估,讓科學基金發揮最大效益
國家的錢花出去了,效果如何?該以怎樣的方式去評價?陳宜瑜透露,基金委希望在改革開放30年之際,對科學基金這一科技體制改革的重要產物成立22年來的經驗進行系統回顧和總結。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組織國際性的基金績效整體評估,這在國內尚屬首次。
他表示,基金委正在調研日、德、美等國相關基金會進行國際性績效評估的方法和效果,接下來將根據國際經驗和國內具體情況制定評估辦法。評估將涉及投入與產出衡量、科研成果歸屬、人才成長定位等諸多問題,計劃2009年進行自評,2010年正式實施國際評估。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國際性的績效評估,充分了解外界對基金評審制度的評價和基金支持方向對科技的推動作用,還希望通過評估產生一些新的想法和項目。當然,評估還會有利于基金委不斷完善科學基金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提高運作效率與效益,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全面提升駕馭和管理科學基金的能力。”陳宜瑜說。
中國的基礎研究正經歷著從量變到質變的重大轉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近日親自視察基金委,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六屆一次全委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陳宜瑜表示,基金委最近正在加強學習,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準確把握科學基金在國家創新體系中支持基礎研究、鼓勵自由探索、發揮導向作用的戰略定位,堅持依靠專家、發揚民主、擇優支持、公正合理的評審制度,努力開創科學基金事業新局面。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龍翔)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