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演示一種制造兼容、可控機器人結構體的全新方法,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能夠自主折疊的兔子、金槍魚和海星的 3D 模型。這些構造物浸泡在熱水之后,會從平面形式上折疊起來。
Cynthia Sung 之前曾是麻省理工學院 Daniela Rus 團隊的一員,如今已經成為了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名教授。本周二,在機器人與自動化大會(ICRA)上,他展示了一個制造兼容且可控機器人結構體的全新方法,并稱之為附加自折疊技術。受到折紙手工的啟發,該技術可以利用具備自折疊功能的 2D 材料創造 3D 形狀,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放進熱水里即可。
你需要先設計好一個對象的 3D 模型,然后使用軟件把對象轉化成為很多不同的層,而且每一層都需要和對應的上一層及下一層聯系在一起,但是卻要有一點折疊皮瓣。一旦你已經準備好了所有的設計,你就可以使用一個乙烯切割機在一個聚脂薄膜和聚氯乙烯的“三明治”上打印出來。
在折疊之前,你首先得到的可能會是一個你期待所創建的 3D 對象連接橫截面的、又長又瘦的條帶,但是一旦你把它放進到一個接近沸騰的熱水里,聚氯乙烯(PVC)就會受熱,然后每一個部位都會被收縮,然后只需短短幾秒鐘,就能變成預先設定好的形狀。
不僅如此,該軟件還有另一個功能,可以在設計對象內加入一種所謂”對抗性“(使用的是和釣魚線一樣的原材料),這樣的效果就是,當一側被壓扁,另一側就會被彈起,從而形成一個受控曲線。
這些研究人員使用了能夠自我附加折疊功能的解決方案,制造了一個完整的海星模型(下圖a),這個模型擁有靠伺服電機控制的腱體,允許其執行不同的云端(下圖 b-g)。
機器人海星在它的五條腿(或是五個首筆)中,每一個都使用了四個螺絲來驅動兩個維度云端。制作每一個海星的腿大約只需要 50 分鐘,你真的不需要考慮太多它的運動范圍。通過將肌腱組合在一起,所有的腿就能依靠六個舵機控制,朝著順時針或是逆時針方向彎曲,同時也能將組合中的兩條或三條腿向上或向下彎曲。如果把這個解決方案應用到一個五指操控器上,而不是設計一個海星,相比會發揮更大的用途。
利用這個解決方案,制造相對復雜的機器人,特別是當你需要制造一些對重量和體積有要求限制的機器人情況下(比如制造一些在太空旅行獲行星探測條件下使用的機器人),整個制造速度會變得更快,而且也會更加簡單。你所要做的,只需攜帶一些材料和切割器,然后把你所需要的機器人設計好,甚至可以把他們“壓扁”然后要用的時候一打印,即可使用。
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在制造過程中嵌入肌腱的相關解決方案,雖然這種方法可能會讓整個流程變得有一點復雜,但是卻能讓整體制造速度獲得顯著提升。
- 清華大學許華平課題組 Matter:可用于多種基材的模塊化形狀編程方法 2024-01-19
-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顧紅日博士等《Nat. Commun.》:磁性軟體機器人鏈可自折疊成復雜穩態結構 2023-03-12
- 4D打印技術制造出復雜的自折疊結構物 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