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過病的人都懂得,按時服藥,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錯過服用藥物不僅可能延誤治療,加重病情,更會為社會醫保體系每年帶來巨額損失。那么有什么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研究人員們想到了一個聰明的點子。我們能不能發明一種新型藥物遞送系統,在服藥期間長期在胃里停留,釋放藥物,而在不需要的時候又輕松的取出呢?
近日,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的研究人員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報告了他們所發明的可分解硬水凝膠(TTH)材料。這種新型藥物遞送材料,可以在胃中停留長達9天,并緩慢釋放藥物。
可是研制一種不會快速通過腸胃的膠囊,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麻省理工學院 Koch 研究所的研究員,布萊根婦女醫院的胃腸病學家和生物醫學工程師,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 Giovanni Traversol 博士說,這種裝置必須能夠承受胃中相當大的壓力。此外,它得足夠小到能夠輕松吞下,又要大到避免穿過胃腸中一個稱為幽門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在發生過敏反應或者是有副作用的情況下,它必須能被觸發自毀。
這種材料可以隨需交聯,隨需自毀(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水凝膠的使用。由水凝膠制成的膠囊在脫水狀態下可以被病人吞下進入胃中,待它在體內吸水后膨脹,便可以防止通過幽門。然而,水凝膠通常是一個由交聯的聚合物鏈組成的單一網絡。它往往很軟,沒有足夠的強度來承受壓縮力。因此,研究人員轉而使用了兩種相互交織的聚合物網絡,來構建更強、更有彈性的材料。
Traverso 博士說道:“這個裝置中有兩種網絡。一種是從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鹽,另一種是廣泛使用的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在這些相互交織的網絡中,由兩種的化學鍵鏈接,可以通過使用生物相容的觸發物來溶解。這樣,如果膠囊裝置需要從胃中及時取出,病人只需要簡單地吞下聚合物分解劑,觸發材料破裂,從而讓它安全地通過身體。
這種材料極為堅韌(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當研究人員測試這些材料的機械強度時,他們發現即使在剃須刀片的壓力下,材料的強度也足以抵擋。論文的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后 Jinyao Liu 博士說,他們在大型動物模型中對這些材料進行了測試,發現這種材料能夠在胃里承受超過 7 天的壓力。
最后,他們測試了該裝置作為藥物傳遞系統的潛力。研究發現,在一段時間內,該裝置能夠以可控的方式釋放治療瘧疾的藥物苯芴醇。而在發展中國家,根治瘧疾是一個十分棘手的難題。
這種材料能讓藥物緩慢地釋放(d)(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斯坦福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材料科學與工程助理教授 Eric Appel 博士說:“這些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能,能夠承受胃腸道內的壓力,引領了水凝膠系統作為持久的口服藥物遞送工具的發展。這些設備在大型動物身上遞送藥物幾天的能力是很了不起的。”
研究人員現在計劃進一步研究膠囊的藥物釋放率,并研究該材料的其他應用,如減肥和生物組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