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池由于輕質和高的能量密度被廣泛認為有望應用于便攜式電子設備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新型的能源存儲設備。其中,電解質在電池性能和調節電池使用壽命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近年來,高充放電倍率下的高電壓電極材料被認為是下一代鋰離子電池技術的基本組成部分,因此對鋰離子電池的安全預防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傳統有機電解液由于易引起火災和爆炸等安全問題已經不再滿足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要求。
聚合物電解質由于具有不揮發性、阻燃性和安全性等優點和其循環過程中寬的電壓窗口、良好的熱穩定性以及和電極之間良好的相容性而受到廣泛的關注。目前,傳統的聚合物電解質是雙離子導體,即其中的鋰離子和對應的陰離子都是載流子。然而,這種雙離子導體的聚合物電解質在充放電循環中,陰離子的遷移速率要比鋰離子的遷移速率快5到10倍,導致鋰離子遷移數很低(tLi+ < 0.3)。由于陰離子并不參與電極之間的反應,因此低的鋰離子遷移數會引起電池內部的濃差極化從而導致電池能量的衰減和循環性能。因此,如何限制聚合物電解質中的陰離子遷移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通過特定的方式將陰離子固定到高分子鏈上是限制陰離子的遷移的一種有效的途徑。近日,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封偉教授課題組通過乙烯基雙苯磺酰亞胺鋰(SSPSILi)和馬來酸酐(MA)之間的自由基共聚合方式制備了一種新型的交替結構的鋰單離子聚合物鋰鹽(P(SSPSILi-alt-MA))。研究表明,基于該聚合物鋰鹽的凝膠態電解質薄膜表現出了優異的離子電導率(σLi+ = 2.67 mS cm-1)和鋰離子遷移數(tLi+ = 0.98)。這是由于高介電常數的MA和SSPSILi的交替排列既促進了鋰離子更加有效的解離出來又使得解離后的“自由”鋰離子在分子層面上達到了均勻分布的狀態,從而大大提高了鋰離子的遷移數和離子電導率。另外,該鋰單離子聚合物電解質薄膜還表現出了優于傳統商用PP隔膜的力學性能和熱穩定性。該鋰單離子聚合物凝膠電解質與磷酸鐵鋰(LiFePO4)正極和鈦酸鋰負極(Li4Ti5O12)組裝成的全電池相對于傳統的液態電解液展現出了更加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和倍率性能,有望應用于新一代鋰離子電池。
圖1. P(SSPSILi-alt-MA)合成路線圖及其電解質薄膜制備示意圖
圖2. 不同P(SSPSILi-alt-MA)含量的凝膠態電解質薄膜的室溫電導率隨時間的變化(右上為室溫下不同P(SSPSILi-alt-MA)含量的電解質薄膜的室溫電導率)
圖3. a) 配有20% P(SSPSILi-alt-MA)含量的電解質薄膜的鋰全電池第一圈充放電曲線;配有20% P(SSPSILi-alt-MA)含量的電解質薄膜和有機液態電解質/商用隔膜的鋰全電池b) 倍率性能對比;c) Ragone曲線對比;d) 0.5C下循環性能對比。
相關研究成果近期已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雜志上(DOI:10.1039/c7ta05787c),第一作者為曹晨博士。
論文鏈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html/2017/ta/c7ta05787c
- 昆山杜克大學林欣蓉/復旦大學陳茂 JACS:滲透離子簇促進聚合物離子傳導 2025-06-06
- 北化周偉東教授團隊 Nat. Commun.: 新型準固態聚合物電解質助力高電壓鋰金屬電池實現非破壞性壽命延長 2025-04-21
- 北京大學龐全全教授團隊 Adv. Mater.: 氟化微疇調控-聚陽離子基固態聚合物電解質用于高電壓全固態鋰金屬電池 2025-03-14
- 東華大學廖耀祖/呂偉課題組 Chem. Sci.:銅介導雙極性卟啉基CMP協同優化孔道結構與電化學活性用于高容量快充鋰離子電池 2025-05-24
- 四川大學王延青 Carbon:離子摻雜與界面工程協同內外修飾 TiNb2O7 用于高性能鋰離子電池 2025-03-21
- 武漢大學陳朝吉教授、西班牙巴斯克大學Erlantz Lizundia教授 AM:鋰離子電池生物基聚合物電解質的環境可持續性評估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