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學院劉宇宙教授課題組首次利用Piers-Rubinsztajn反應從簡單的有機硅烷單體中合成一系列環狀聚合物,并通過多種分析檢測手段來進行佐證。他們的成果以Cyclic Polysiloxanes with Linked Cyclotetrasiloxane Subunits 為題發表在德國化學會會志(Angewandte Chemie)上。
聚合物的結構與性能間的關系一直以來都吸引著國內外研究學者的興趣。環狀聚合物是一類無端基的特殊拓撲結構聚合物,與相應的線形聚合物相比,具有諸多明顯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能,包括流體力學半徑,玻璃化轉變溫度,特征粘度,折光系數,溶液自組裝行為以及熱穩定性。環狀聚合物的全部結構特性均由反應時所采用的條件決定。在制備環狀聚合物的過程中化學反應的類型與環狀聚合物主鏈上帶有的官能團的種類直接相關。在此方面的探索可以為具有特殊結構和性能的新穎的環狀聚合物的發現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因此,對形成環狀聚合物的新反應的研究探索是非常有意義的。
近年來,隨著高分子合成領域的不斷研究與發展,將含有張力的環四硅氧烷結構嵌入高分子化合物中已經被證實是合成多種功能材料諸如薄膜電解質、自修復材料、熱穩定材料、高透氧膜、擴散劑、液晶等材料的重要手段。該課題組首次利用Piers-Rubinsztajn反應從簡單的有機硅烷單體中合成一系列環狀聚合物,并通過多種分析檢測手段來進行佐證。與此同時,首次證實了使用環狀聚合物引導無機粒子自組裝的可行性,也發現了第一個可溶于有機溶劑的環狀金納米顆粒組裝體。
該研究工作的靈感來自于有機硅氫化合物與烷氧基硅烷之間發生Piers-Rubinsztajn偶聯反應時的高效環化作用。環化反應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溶劑的選擇,以環己烷做溶劑極大的提高了產率。通過研究發現,顆粒間的距離和顆粒自身的大小尺寸相近,這個距離使環狀聚合物可以作為一個平臺來研究顆粒間的相互作用,比如等離子體共振偶聯、熱電子轉移以及在催化方面的應用。
總而言之,該課題組證實了一種新的、有效的環狀聚環四硅氧烷聚合物的合成方法,提供了一種使用不含張力的原材料,將含有張力的環嵌入到環狀聚合物中的方法。成功地實現了環狀金納米粒子聚合體的合成,也首次展示了環狀聚合物在引導無機粒子聚合方面的潛力。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博士生于建一。
論文鏈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wol1/doi/10.1002/anie.201703347/full
- 北卡州立尹杰團隊 Adv. Sci.:受空軌啟發的環狀光驅動器 2025-04-30
-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同嶸教授團隊 Angew: 基于可控開環聚合的高分子量、立體規整的環狀功能化聚(α-羥基酸) 2025-04-09
- 長春應化所陳學思院士、龐烜研究員/吉大白福全教授 JACS:氫鍵功能化咪唑類催化劑實現環氧化物和環狀酸酐開環共聚合成高分子量聚酯 2025-03-31
- 青科大王文嬪/李志波教授團隊 JMCA: 在自修復聚硅氧烷彈性體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2-11-01
- 北航江雷、高龍成團隊 JACS:一鏈一卟啉組裝螺旋離子通道實現高效鹽差能轉換 2022-05-23
- 青科大李志波教授團隊《Eur. Polym. J.》:有機磷腈堿催化開環聚合快速合成耐超低溫乙基硅橡膠 202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