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物質研究院首創的離子束誘變技術受關注
2008-08-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
近日, 由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聯合舉辦的“2008國際植物誘變大會”在維也納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60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自1996年“國際植物誘變大會”以來,世界各國在植物誘變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其中,由中國科學院離子束生物工程重點實驗室在知識創新工程中首創的“離子束誘變技術”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被“IAEA/FAO 2008國際植物誘變大會”秘書處列為了本屆大會的6個主題之一,大會特邀該技術的主要創始人余增亮研究員率4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了大會。在會議報告席次緊張的情況下,特安排三位代表團成員卞坡、劉斌美和馮慧云分別作了大會報告。其中馮慧云博士所作時長為25分鐘、題為 “離子束誘變機理研究”的重點報告引起與會代表和專家的強烈反響。在報告中,馮慧云回顧了離子束植物誘變技術發展歷程,介紹了離子束誘變取得的重大成果,重點闡述了離子束植物誘變機理研究的最新進展。報告會后,許多國家的代表向她索要論文,一些代表要求訪問離子束生物工程學重點實驗室,實地參觀考察,學習離子束誘變技術。
在會后舉行的晚宴上,IAEA/FAO聯合辦公室主任和大會秘書處負責人向余增亮等表示祝賀,感謝中國科學家在離子束誘變方面作出的重要貢獻。他們說,“一些國家代表團已向秘書處反映:希望能訪問你們實驗室,學習離子束誘變技術,開展國際間合作。這說明我們的這次會議是成功的,辦會的目的達到了”。
會后,一些國家的專家已與馮慧云取得聯系,其中越南農科院希望很快派代表團訪問等離子體所,討論引進技術開展合作事宜。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龍翔)
相關新聞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