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北京大學化學學院呂華研究員的邀請,國際著名高分子材料化學家Karen L. Wooley教授于近日在北京訪問。Karen L. Wooley教授在北京大學化學學院作了題為“Functional Polymer Materials Designed for Advanced Applications and Sustainability”的報告。
在此次報告中,Wooley教授圍繞“具有可持續多功能性聚合物材料的設計和應用”,闡述了她的課題組在高分子材料和環境保護化學等領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原油在開采、抽取和運輸過程中對水環境會產生較大的污染。Wooley教授首先介紹了她課題組通過采用聚合物-無機納米顆粒雜化材料在原油泄漏處理和回收方面的應用。她們設計合成了聚丙烯酸-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該聚合物在水中可自組裝成顆粒結構,在交聯劑作用下,該納米顆粒可進行交聯形成穩定的聚合物納米顆粒。之后,通過納米顆粒外層羧基與表面修飾有氨基的磁性氧化鐵納米顆粒反應,得到具有磁響應性的聚合物-無機納米顆粒雜化材料(MHNs)。只需要通過外加磁場,就可以實現對該雜化材料的回收,回收率高達93%。此外,每毫克該雜化材料可吸附3.5?4.5 mg原油,原油回收率高達90%。(Chem. Mater., 2015, 27, 3775-3782; Mater., 2015, 27, 3775-3782; Soft Matter, 2016, 12(46), 9342-9354)。
隨后,Wooley教授介紹了含氟聚合物-無機納米顆粒雜化材料(MSCK-F9)在捕獲收集持久性污染物全氟辛酸銨(PFOA,具有高的生物蓄積性和毒性,難降解,造成人體的呼吸系統問題)方面的應用。通過將氟類小分子引入雜化材料中,可促進聚合物納米顆粒的自組裝和對溶液中疏水性以及氟類分子的吸附。每毫克該含氟雜化材料可吸附0.35mg PFOA。該體系中,PFOA的負載能力比其他所報道的納米材料高兩個數量級。
最后,Wooley教授介紹了自己課題組在具有功能性、可持續性以及可降解性聚合物材料領域的研究進展。她首先詳細介紹了該類聚合物的設計理念。從可再生天然產物著手,分離得到仿生的有機小分子,進一步修飾后得到可聚合的功能型單體。通過對單體的可控聚合,繼而得到目標聚合物,如聚碳酸酯、聚磷酸酯、聚多肽等。該類聚合物在一定條件下,如光照、細菌等作用下可發生降解,從而實現對環境的無害。Wooley教授課題組以木脂素類作為材料來源,對所得到的樸酚和木蘭醇進一步修飾,得到可進行后續聚合反應的功能型單體。該功能型單體可通過縮聚,開環聚合反應等得到可降解型聚合物材料。此外,由于單體帶有烯烴基團,從而可進一步對所得到的聚合物進行后修飾,拓展了聚合物的種類和應用。此外,Wooley教授又提到自己課題組對糖類分子的修飾,她們首先在糖分子基團上引入可進行開環聚合的環狀碳酸酯基團以及烯丙基、炔基等可進行后修飾的官能團。通過開環反應得到糖類分子主鏈的功能性聚合物。有意思的是,通過對糖類側基的后修飾,該類聚合物可在水中自組裝形成不同的組裝形貌,如膠束、囊泡等。(Polym. Chem., 2017, 8, 1699-1707, Nat. Prod. Rev., 2017, 34, 433-459)。
在演講過程中,Wooley教授多次提到具有可降解性的環境友好型材料。在高分子材料快速發展的今天,要注意到材料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Wooley教授的研究以可再生資源作為材料來源,為尋找和發展環境友好型材料提供新的途徑。報告結束后,Wooley教授和與會者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此次報告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高度好評。
- 陜科大王學川教授/黨旭崗副教授 JCIS:具有增強抗菌活性和防腐性能的多功能玉米淀粉基可持續食品包裝 2025-04-27
- 南理工傅佳駿/徐建華團隊 AFM:可持續電容傳感器材料新突破!兼具高韌性和解聚合閉環回收 2025-04-23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Sci. Adv.:廢棄花粉和棉纖維“變身”高性能、水加工和可持續的生物塑料 2025-04-07
- 成都大學魏竟江/王清遠團隊、武漢理工大學傅正義院士 ACS Nano:用于電生理學電極替代的多功能傳感液態金屬基分級水凝膠 2025-04-23
- 武大陳朝吉/余樂、武工大諶偉民 AFM:鐵-纖維素羧基配位化學耦合多功能聚合物凝膠電解質助力耐受極端環境水系鋅離子電池 2025-04-16
- 西北大學魏洪秋副教授、于游教授團隊 AFM:面向可定制化智能軟設備的多功能、可打印聚氨酯材料 2025-04-15
- 浙大潘鵬舉/余承濤團隊 Adv. Mater.:基于聚合物熔融-重結晶構筑自硬化形狀記憶材料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