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出可“吃”二氧化碳長大的新材料
2018-10-19 來源:新華網、涂料工業
最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及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化學工程師們從植物生長過程獲得啟發,開發出一種與大氣中二氧化碳發生反應后“生長”的復合材料,未來有望用作建筑材料或修復材料和防護涂料。
近日發表在美國《先進材料》雜志上的研究顯示,這種凝膠材料可以像植物一樣吸收二氧化碳后生長,因此可用來制成輕質板材,運送到建筑工地,接觸空氣和陽光后會變得堅硬起來,從而節省了能源和運輸成本,同時消耗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論文共同作者、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學教授邁克爾·斯特拉諾說,此前生物界以外的固碳材料還不存在,而新材料只需要太陽光,就可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固態。
研究團隊使用了從菠菜葉中提取的葉綠素,葉綠素可催化二氧化碳轉化為葡萄糖的反應,通常葉綠素在植物體外只能在數小時內發揮作用,但研究人員找到了可延長提取的葉綠素催化時間的辦法。
研究顯示,這種復合材料除葉綠素外,還含有聚合物組成的凝膠基質和葡萄糖氧化酶,它們共同作用下,材料吸碳后會變堅硬,盡管目前還不足以用作建筑材料,但可用作嵌縫或防護材料。
斯特拉諾說,這種材料還有望開發為自修復材料,物體出現裂縫或刮擦后,無須外力,受損區域即可被填補修復。
據悉,研究團隊已找到可批量生產這種材料的方法,目前正致力于優化這種材料的性能,近期有望實現商業化。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804037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蘇大程絲教授/福大賴躍坤教授/安農大朱天雪教授 NML 綜述:用于監測物理、生理信號和體液信號的電紡納米纖維基復合材料的最新進展 2025-06-20
- 西南大學甘霖/黃進團隊 AFM: 在動態共軛結構調控的雙色室溫磷光自修復彈性體構建及其光學加密防偽應用取得新進展 2025-06-25
- 天津大學封偉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自修復抗溶脹寬溫域應用的離子導電水凝膠 2025-06-17
- 廣西大學趙輝課題組 CEJ 綜述:高強度自修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進展 - 機械強度與修復效率的平衡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