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學家聯合研制出高柔韌度海綿式碳管
2008-10-2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中美科學家研制出一種介于碳纖維和碳納米管之間的海綿式碳管,該碳管比傳統的碳纖維更輕更柔韌。相關研究刊登在近期的《自然》雜志的網絡版上。
上海同濟大學的彭慧生(音譯)及其同事發現,由熱乙烯和液態石蠟組成的碳蒸汽遇冷將凝結成幾十微米寬、幾厘米長的純凈碳管。該碳管的抗張強度大于傳統的碳纖維,當用力拉扯它時,該碳管不會裂開,具有很好的柔韌性和延展性。
該碳管呈圓柱狀,內側僅厚1.4微米,內側結構類似于泡沫,具有很好的滲透性。這種海綿式的結構結合了碳本身具有的輕巧,使得該碳管的密度很低,1立方米里僅重0.1克,而一般同樣大小的碳纖維則重達2克。
研究人員稱,該碳纖維可以被用來制造高強度的物質,比如防彈衣等,該碳管可能會比目前用于超強電纜以及防彈衣的凱夫拉爾纖維(一種質地牢固重量輕的合成纖維)更為柔韌,效果更好。
麻省理工學院物理與電機系教授、碳納米管的頂尖專家米爾德里德•爵瑟郝絲說,“這是一種新形式的碳。以前,氣孔狀的碳也有,但它們都很脆弱,容易折斷,這種新的氣孔狀碳管的導電性也很好,它們將在需要柔韌性的‘紡織物電子學’方面大展拳腳。”
研究人員將這種結構稱為“巨大的碳管”,因為它們同碳納米管相比要大很多。一直以來,科學家都試圖將碳納米管變成纖維和其他混合物,但種種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大規模的纖維的強度不如人愿,而這個新的“巨大的碳管”的抗張強度比傳統碳纖維更大。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龍翔)
相關新聞
- 中美聯合研制出高柔韌度海綿式碳管 抗張強度比傳統碳纖維大 2008-10-24
- 天大汪懷遠教授團隊 Carbon:量子點改性填料與改性碳纖維協同構筑新型雙向高導熱CFRP復合材料 2025-06-18
- 北化賈曉龍/楊小平團隊、南昆大王浩團隊 Compos. Part B 專刊特邀綜述:電磁技術在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造中的應用 2025-02-21
- 東華大學陳志鋼教授團隊 AFM: 仿生設計碳纖維/二氧化鈦@聚吡咯光熱-電熱織物用于全天候海水蒸發 2025-02-15
- 華南農大楊卓鴻/胡洋、阿爾伯塔大學曾宏波 CST: 基于香草醛固化劑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高強度、耐老化、可回收環氧防腐涂層 2025-07-11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廣西大學趙輝課題組 CEJ 綜述:高強度自修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進展 - 機械強度與修復效率的平衡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