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橡膠材料發展論壇在浙江寧波成功召開
2008-11-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2008年10月28-30日,由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材料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寧波慈溪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協辦的第二屆中國橡膠材料發展論壇在浙江奉化圓滿召開。會議由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材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王鳳菊主持。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會長兼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材料專業委員會理事長范仁德同志出席了本次會議,并做了關于“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平穩較快發展我國橡膠工業”的報告。范仁德會長從產品產量、產品結構、消耗及進出口等方面對我國橡膠工業當前現狀進行了全面總結,分析了中國橡膠工業持續、穩定發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預測了今后發展趨勢,并提出了應對金融危機、自主創新、平穩較快發展我國橡膠工業舉措和建議。范仁德認為,我國橡膠工業與國外的競爭,說到底是技術水平的較量,充分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橡膠工業,是提高我國橡膠工業的競爭能力的重要捷徑。要全面理解自主創新,不僅是技術創新,還應包括商業創新,管理創新,營銷創新等;自主創新也不應排斥與國內外的合作。我國橡膠工業要在現有的基礎上繼續做大做強,就必須改變橡膠產品增長和出口方式;培育發展自主品牌;繼續實施質量授信制度,加強行業自律;加強貿易協調、積極應對國外反傾銷;從長遠考慮解決中國橡膠材料嚴重短缺的局面;加大產品研究開發力度;貫徹循環經濟理念,加強文明生產;提倡市場創新,開發新市場,創造新市場,出口市場多元化;繼續爭取國家合理政策,當前根據橡膠產品出口下降的嚴峻形勢,重點要求降低天然橡膠進口關稅和提高輪胎等橡膠產品出口退稅率;呼吁國家將再生橡膠列入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
中國天然橡膠協會副秘書長、農業部南亞熱帶作物開發中心處長杜亞光做了“中國天然橡膠產業發展成就與前景預測”的報告,報告總結了我國天然橡膠產業的發展歷程,分析了產業總體現狀,認為我國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天然橡膠種植和加工體系,已經建成較為完善的天然橡膠科技研發推廣體系,并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天然橡膠市場營銷體系,創立了新型產業和環保型人工生態系統。預測我國到2010年天然橡膠面積可達到1400萬畝以上,國內天然橡膠產量有望在70萬噸左右,加上國外基地生產加工的天然橡膠,總產量有望達到90萬噸以上。今后幾年,我國天然橡膠的發展趨勢會很樂觀,將進入相對高速的發展時期。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蔡為民在會上做了“把握經濟走勢 結合行業實際推動輪胎工業平穩健康較快發展”的報告,就2008年我國輪胎工業經濟運行形勢及任務進行了切合實際的分析。從今年1—8月42家重點輪胎會員企業統計情況看,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生產經營有發展,但盈利能力減弱。輪胎工業產值與上年同比增長22.7%,但利潤同比卻下降15.3%。二是輪胎產量仍保持增長,但增幅有所下降。輪胎產量同比增長12%,與上年相比增幅回落8.9個百分點,但子午胎增幅仍然較快,同比增幅達到21.5%,子午化率達75.6%,特別是全鋼子午胎同比增長33.0%,比上年高出1.7個百分點,表明產品結構決定了市場和效益。三是銷售收入有增長,但產成品庫存不斷上升。輪胎銷售收入同比增長25.9%,其中子午胎增長30.3%,占銷售總收入73.3%,同比高出3.5個百分點。但輪胎產成品庫存大幅上升,同比增長37.8%,影響企業資金周轉。四是出口輪胎增幅雖有下降,但子午胎出口比例增大。輪胎出口交貨量同比增長9.6%,其中子午胎增長21.1%,占出口總量86.2%,同比高出6.9個百分點。 針對我國輪胎工業現狀,蔡秘書長認為,當前形勢下,輪胎企業應該求新求變,及時調整發展戰略,以適應新的市場形勢,謀劃新的發展。輪胎企業不能再按以前粗放式增長老辦法,單純地靠投資搞項目來拉動發展,特別是一些產能過剩的老產品不能盲目投資擴產,應該轉變運營方式,從重產量擴張轉變到重質量效益上來,發展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品牌效應,提高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能力;要積極應對國際貿易爭端,不斷開拓出口輪胎市場;輪胎企業要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加快生產具有新技術、適應市場要求的偏平化、低滾動阻力的節能、安全、環保綠色輪胎以及市場需求的短缺品種,搶占國際國內輪胎市場制高點。
中石化銷售公司化工分公司葉強處長在會上介紹了中石化合成橡膠生產及銷售情況,對我國合成橡膠生產、消耗及進出口情況進行了分析,并對2009年的經營形勢進行了預測。葉強提出,當前形勢下,挑戰與機遇并存,合成橡膠生產企業應該與上下游密切合作,尋找新的效益點。中化國際總經理助理詹軍做了“我國天膠貿易現狀、問題和建議”的報告。他在報告中以詳實的數據分析了我國天然橡膠生產及流通現狀、加工狀況和質量體系,分析了我國天然橡膠進口現狀。目前我國合成橡膠進口關稅為7.5%,天然濃縮乳膠的關稅為10%,而天然橡膠進口關稅則高達20%。受高關稅政策的影響,近年來煙膠和標膠的一般貿易比例急劇下降,中間貿易環節地位下降,來料加工占據了進口主要份額,復合膠則因關稅低而進口快速增長。詹軍進一步強調了合理調整天然橡膠關稅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安全有序地發展我國天然橡膠貿易提出了具體建議。中國石油化工規劃院副總工程師李家偉做了“中國輪胎工業的發展和對橡膠需求”的報告,概述了世界輪胎工業現狀及發展趨勢,介紹了世界不同品種輪胎市場份額以及世界輪胎集團在中國投資情況。世界排名前十位的輪胎商已全部在中國投資生產輪胎,擁有30家生產廠。1998-2008年上半年,外資在中國投資輪胎達到66.5億美元(含在建和待批)。已形成總子午胎生產能力1.5億條,在建和待批項目生產能力3500條。預計2010年我國輪胎需求合計3.95億條,年均增長6%,輪胎總出口1.75—1.8億條。我國輪胎產業政策將鼓勵發展高等級子午胎,SSBR、CIIR、BIIR和IR等膠種的需求量將進一步增加。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專家張愛民教授圍繞世界合成橡膠技術進展及新產品開發情況做了精彩報告。中石化齊魯分公司合成橡膠廠副廠長王鈞周在會上介紹了我國橡膠填充油生產及應用狀況,針對歐盟關于2010年開始禁止進口含多環芳烴油橡膠產品的情況,提出了盡快發展我國環保型填充油的具體建議。中國科學研究院長春應化所張學全研究員介紹我國稀土催化合成橡膠研究成果。俄羅斯西布爾集團公司的代表介紹了俄羅斯異戊橡膠生產現狀及其應用情況。
新疆獨山子石化工業園到會發布了招商信息。昆山海麗橡塑有限公司也在會上發布了公司及經營產品信息。
本次論壇征集到論文20余篇,多數論文來自行業內知名專家,內容涵蓋合成橡膠、天然橡膠等橡膠材料的生產及技術進展、新產品開發情況;產品需求及進出口情況;橡膠材料消費領域的發展情況及用膠需求;當前形勢分析及未來展望和建議等。參會代表普遍反映,本次論壇會議主題明確,內容豐富,與時俱進,反映并部分解決了行業內的難點、熱點問題,是一次比較成功的會議。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材料專業委員會的多數理事單位和會員單位均派代表參會,部分副理事長和理事親自參加了會議。來自合成橡膠生產企業、研究單位、輪胎等橡膠制品生產企業、助劑生產企業及橡膠貿易單位的7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橡膠材料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寧波慈溪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為會議的組織和舉辦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蔚藍)
相關新聞
- 東南大學管英士教授課題組 ACS Nano:橡膠態可拉伸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2025-05-11
- 哈佛大學鎖志剛院士團隊 Nat. Sustain.: 極抗裂紋擴展的天然橡膠網絡的力學設計 2025-05-09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 Small:界面工程輔助3D打印硅橡膠復合材料 - 協同優化抗沖擊性能與電磁干擾屏蔽效能 2025-05-01
- 青科大賀愛華教授課題組在高性能綠色輪胎材料開發方面取得進展 2021-03-20
- 四川大學吳錦榮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龍蝦堅韌腹殼或能做輪胎 2019-03-12
- 英國謝菲爾德大學:舊輪胎纖維或能防止混凝土結構在火災中出現剝落現象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