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體內蛋白質或可替代塑料
2019-02-28 來源:中新網
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海洋生物死亡且傷害生態系,但減少塑料污染的關鍵可能就藏在海洋中。
近期一項研究顯示,魷魚體內的蛋白質能用來制造可持續利用的塑料替代物。
據悉,魷魚吸盤上的齒環由絲狀蛋白質構成。這些蛋白質可透過生物分解,并能成為“很棒的”塑料替代品。不僅如此,它們還可以用基因工程細菌人工合成,不需要用到任何魷魚。
研究報告的第一作者是賓州州立大學的狄米瑞(Melik Demirel),他的團隊從魷魚齒環蛋白質制造出纖維、涂料和3D物體的雛型。
論文鏈接: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chem.2019.00069/full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佐治亞理工學院和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人工合成水凝膠投遞細胞以修復腸道損傷 2017-10-27
- 北大葉新山教授在多糖人工合成領域獲重大突破 2017-03-21
- 日本合成了一種低成本高強度“蜘蛛絲” 2017-01-24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Sci. Adv.:廢棄花粉和棉纖維“變身”高性能、水加工和可持續的生物塑料 2025-04-07
- 南京農大胡冰教授團隊 Small:天然聚合物直徑分布異質性增強可食用生物塑料膜性能 2024-12-16
- 王雙飛院士團隊 Adv. Mater.:一種摩擦電生物塑料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