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用亞麻纖維“織成”晶體管
2019-08-27 來源:科技日報
美國塔夫茨大學官網近日發布公告稱,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由亞麻纖維制成的晶體管,利用這些晶體管制成的全柔性電子器件可編織成織物佩戴在皮膚上,甚至(理論上)可通過外科手術植入體內進行診斷監測。相關成果發表于《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雜志。
研究人員表示,新設計的晶體管可制成簡單的、基于纖維的邏輯電路和集成電路。這些電路將取代目前眾多柔性電子器件中最后剩余的剛性組件,與基于纖維的傳感器結合使用,可創建出全柔性多路復用設備。這種全柔性電子器件可實現適應不同形狀的各種應用,并允許自由移動而不影響功能。
目前大多數柔性電子器件通過將金屬和半導體圖案化為可彎曲的“波浪”結構或使用導電聚合物等自柔性材料來實現靈活性,以與嵌入它們的生物組織(皮膚、心臟甚至腦組織)相適應。
實驗中,研究人員利用基于纖維的晶體管創建了一個簡單的小型集成電路,并將其連接到基于纖維的傳感器陣列,監測了多個部位的鈉和銨離子(心血管健康、肝臟和腎臟功能的重要生物標志物)濃度變化。
本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創新是使用注入電解質的凝膠作為纖維周圍的材料并連接到柵極線。凝膠由二氧化硅納米粒子組成,其可自組裝成網絡結構。電解質凝膠可通過浸漬涂布或快速擦拭輕松地沉積在纖維上。與用作經典晶體管中柵極材料的固態氧化物或聚合物相比,電解質凝膠在拉伸或彎曲下具有彈性。
研究人員表示,與基于聚合物和其他柔性材料的電子產品相比,基于纖維的電子產品具有出色的靈活性、材料多樣性以及無需潔凈室即可生產的能力。未來,基于纖維的電子診斷器件可做到非常薄、柔軟和柔韌,足以與其測量的生物組織無縫集成,從而使病人幾乎注意不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重慶大學尹志剛教授團隊 The Innovation/CEJ:基于聚電解質介電薄膜的低功耗有機晶體管及其柔性存儲器 2025-02-25
- 南科大馮奎、郭旭崗/海南大學陳志才 Angew 綜述:高性能有機電化學晶體管共軛聚合物的分子設計策略、應用和前景 2025-01-09
- 華南理工大學郭子豪課題組 AFM : 具有超低閾值電壓的n型有機電化學晶體管 2024-11-01
- 山大周傳健教授、濟大趙松方/關瑞芳教授 AFM: 聚合誘導微相分離和多尺度靜電相互作用協同構建高強韌、高有機硅含量的有機硅水凝膠 2025-07-03
- 華南農大胡傳雙教授、林秀儀副教授、徐江濤副教授 Adv. Sci.:雙網絡離子水凝膠實現可穿戴電子器件電磁屏蔽與自供電傳感一體化 2025-07-03
- 太原理工大學張虎林教授 Adv. Sci.: 熱電凝膠賦能仿生多模自監督指尖受體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