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員馮訓達在低維材料結構調控和應用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以《具有連續水通道、抗污染的自組裝納濾膜》《Precise nanofiltration in a fouling-resistant self-assembled membrane with water-continuous transport pathways》(Sci. Adv. 2019, 5, eaav9308)為題發表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馮訓達為第一作者,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Chinedum Osuji(齊內德姆·奧蘇吉)為通訊作者,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耶魯大學教授Menachem Elimelech(梅納赫姆?埃利梅萊赫)為合作作者。
在文章中,該研究利用最常見的表面活性劑形成的溶致液晶為模板,構筑一種由高度有序自組裝納米纖維組成的,同時具有高滲透性、高選擇性、抗菌性的聚合物分離膜。作為一種代表性的低維材料,這種新型的聚合物分離膜利用了納米纖維有序自組裝產生的均一縫隙作為連續的水通道,對有機小分子(在1-2 nm范圍內)顯示出精確的尺度選擇性,同時也具備很高的水通量(水滲透率可達10 L m?2 hour?1 bar?1 μm)。此外,由于納米纖維表面的季銨基團,該膜具有優異的抗微生物性能。基于以上特征,所制得的聚合物納濾膜有望克服傳統聚合物水處理膜由于內部結構不規則而導致的選擇性差等問題,實現其在實際水凈化應用中的突破。此領域研究目前是先進低維材料中心的研究重點之一,馮訓達課題組將在后續研究中進一步探索這種有序纖維分離膜在海水淡化等領域的應用。
由自組裝有序纖維構成的聚合物分離膜
此外,在《Nature Materials》近日在線發表的論文《雙軸導向分子自組裝構筑單晶結構》《Single crystal texture by directed molecular self-assembly along dual axes》(DOI: 10.1038/s41563-019-0389-1)中,馮訓達(第一作者)和賓夕法尼亞大學Chinedum Osuji(齊內德姆·奧蘇吉)教授(通訊作者)等合作者報道了一種通過強磁場和表面場協同的取向作用構筑在宏觀尺度(平方厘米)上具有單晶結構的超分子液晶自組裝體系。另外,馮訓達的最新研究工作還涉及到傳統水處理膜的性能改進,相關工作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 Commun. 2019, 10, 2347)。
馮訓達于2018年入職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任特聘研究員。其本科畢業于東華大學化工生物學院應用化學專業,在歐盟瑪麗居里獎學金的資助下從德國馬普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學物理系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前在美國耶魯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目前在低維材料中心開展關于低維材料結構調控和非傳統水處理膜的研究。
論文鏈接:
- 天津大學宋東坡教授課題組 Angew:超分子瓶刷自組裝構筑納米到微米跨尺度光學結構 2025-05-15
- 東北林業大學劉守新教授團隊 Small:乙醇介導的膠束自組裝實現具有單晶形態和可調孔結構的有序介孔炭 2025-05-02
- 復旦大學王國偉團隊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組裝技術新邊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熱誘導自組裝與熱誘導協同自組裝 2025-04-27
- 浙大徐志康/張超/楊皓程團隊 Nat. Commun.: 離子液體介導界面聚合連續調控聚酰胺納濾膜的表面荷電性 2024-03-18
- 哈工大邵路教授團隊2023年科研成果集錦 2024-02-11
- 迪肯大學類偉巍教授團隊 Adv. Funct. Mater.: 液相重組芳綸納米纖維助力超高通量納濾膜 2024-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