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柔性電子設備的彎曲、折疊性能正朝著更耐久、曲率更小的方向發展,其中柔性電路不可避免地處于動態形變的工作環境中。傳統剛性導電材料(例如Cu,Ag,ITO)往往易發生斷裂導致材料電性能下降。近年來,研究人員采用兼具“流動性”與“高導電”的鎵基液態金屬顆粒(LMPs)制備柔性電路來替代剛性導電材料。然而已有關于LMPs的研究仍存在以下挑戰:(1)LMPs表面存在三氧化二鎵(Ga2O3)半導體層,制備的電路需要通過外加燒結來形成導電通路;(2)燒結的電路周圍存在未活化LMPs,讓電路存在短路的風險。因此,克服鎵基液態金屬顆粒表面電惰性,制備可實時自修復的柔性電路,對保證柔性電子設備在動態下穩定和長期使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針對上述問題,華南理工大學劉嵐教授課題組通過原位化學鍍方法,將納米銀包覆在LMPs的表面,成功制備了無需外加燒結就具有優異初始電導率的“核-殼”導電顆粒(Ag@LMPs)。這種顆粒在彎折或機械破壞時,因外層銀殼的破裂而釋放低模量的液態金屬,保持導電通路實時連接。正因以上優勢,通過絲網印刷制得的電路具有出色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在0.5mm的彎曲半徑下進行10000次彎曲后,R/R0<1.65)。
圖1 (a)Ag@LMPs的制備流程;(b)Ag@LMPs的形貌和粒徑分布;(c)透射電鏡與EDS元素分布圖
這項工作通過在液態金屬表面進行原位化學鍍納米銀(圖1a),成功將銀包覆在液態金屬表面,得到了核-殼結構的Ag@LMPs。其粒徑約分布在1.5 μm左右(圖1b)。透射電鏡(TEM)與EDS元素分析也進一步證明核-殼的組分(圖1c)。
圖2 (a)銀含量對Ag@LMPs的紫外-可見光結果的影響;(b)銀含量對Ag@LMPs的銀殼厚度與初始導電性能的影響;(c)粒子具有耐酸堿能力;(d)銀含量對Ag@LMPs形貌的影響
外殼納米銀層的厚度是影響核-殼粒子結構與性能的重要因素。圖2研究了銀含量對Ag@LMPs的殼厚度與初始導電性的影響。結果表明,隨著銀含量增加,納米銀殼厚度逐漸增加,相應的初始電導率也提升。隨后將Ag@LMPs通過絲網印刷制備了柔性可折疊電路A-circuit(圖3a-b),表現出優異的穩定性和耐用性(如圖4b-e)。由于液態金屬在受力時會溢出,可實現柔性電路的實時自修復。(如圖4f-j)
圖3 Ag@LMPs電路的制備與圖案化
圖4 (b-e)A-circuit在折疊時的電性能穩定性;(f)A-circuit的實時自修復性能;(g-j)液態金屬受力溢出的EDS元素分布
在應用方面,Ag@LMPs制備的柔性電路能夠用在NFC標簽,柔性排線、可直寫電路等方面,表現出穩定的電性能;因此,在柔性電子設備展現出很好的應用潛力。
圖5 Ag@LMPs的應用(a-c)柔性NFC;(d-f)柔性排線;(g-i)可直寫電路
相關成果以“A Novel Conductive Core–Shell Particle Based on Liquid Metal for Fabricating Real‐Time Self‐Repairing Flexible Circuits”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的《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為華南理工大學碩士生鄭榮敏,通訊作者為劉嵐教授。該研究獲得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重點項目(項目號:201904020034)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1910524
- 華南師大張振 Small:纖維素納米晶穩定液態金屬Pickering乳液用作光熱、導電直寫墨水 2025-04-25
- 成都大學魏竟江/王清遠團隊、武漢理工大學傅正義院士 ACS Nano:用于電生理學電極替代的多功能傳感液態金屬基分級水凝膠 2025-04-23
- 天科大司傳領/朱禮玉/王冠華/徐婷 AM 封面文章: 木質纖維素/液態金屬復合材料的功能化設計及調控策略 2025-03-31
- UCLA賀曦敏教授團隊《Adv. Mater.》:基于數字光處理投影光刻的液態金屬印刷技術制備高導電可拉伸柔性電路 2024-01-02
-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Mater. Horiz.》: 熱-紫外調控的動態共價交聯彈性體用于光刻轉印柔性電路 2022-10-13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員 ACS Nano:面向閉環系統的電子皮膚 2019-10-23
- 吉林大學李洋課題組 AFM:通過離子液體陰離子-陽離子協同作用解鎖固體全疏光滑涂層的室溫自修復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