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范星河教授課題組:基于可交聯氫鍵型液晶構建的納米多孔聚合物的垂直取向和選擇性吸附研究
2020-07-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基于可交聯的氫鍵型液晶體系構建納米多孔聚合物具有制備方法相對簡單、操作便捷以及相應孔徑單一、可調的特點。當選擇合適的模板分子時,制備所得的納米多孔聚合物的孔徑可以控制在1 nm左右,有望應用在選擇性分離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基于上述背景,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范星河教授課題組分別合成了模板分子T3Ph與配體分子L,化學結構式如圖1所示。當模板分子和配體分子以1:3的摩爾比進行氫鍵復合后,可制備得到氫鍵復合物。將摻雜30 wt%二乙烯基苯(DVB)的氫鍵復合物進行廣角X射線散射測試,在小角區可以觀察到散射矢量比為1:√3:2的衍射峰,表明氫鍵復合物自組裝形成了六方柱狀相結構。
圖1. 模板分子T3Ph與配體分子L的化學結構式
將摻雜DVB后的氫鍵復合物置于修飾有聚苯乙烯磺酸鈉的玻璃片之間進行緩慢降溫退火,可以制備得到垂直取向的氫鍵復合物薄膜。進一步光交聯后將聚合物薄膜進行二維中角X射線散射(MAXS)測試(圖2),可以觀察到六次對稱的衍射點,證明了其具有垂直取向的六方柱狀相結構。
圖2. 垂直取向的聚合物薄膜的二維MAXS圖
將摻雜DVB后的氫鍵復合物進行光交聯,可以制備得到相應的聚合物。進一步將其置于二甲基亞砜溶劑中,可以將模板分子去除,從而制備得到孔徑近1 nm的納米多孔聚合物。光交聯后的聚合物以及溶劑刻蝕后的納米多孔聚合物均維持了六方柱狀相結構(圖3)。將納米多孔聚合物經過強堿處理后,可以使孔內部帶有負電荷,從而展現出對于帶有正電荷的亞甲基藍(MB)分子的選擇性吸附,而對帶有負電荷的甲基橙(MO)分子不具有吸附性(圖4)。
圖3. 氫鍵復合物、交聯后的聚合物、溶劑刻蝕后的納米多孔聚合物(濕潤或干燥)的MAXS圖
圖4. 納米多孔聚合物對MB與MO混合溶液吸附前后的UV-Vis圖
肖安琪博士研究生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范星河教授和沈志豪副教授為通訊作者。該項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51725301)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No. 2018YFB0703702)的資助。該論文即將發表于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7/s10118-020-2431-9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東華大學武培怡/侯磊團隊 ACS Nano:可食用結構色塑料 2025-06-27
- 江蘇大學徐琳教授課題組 AFM:人體體溫驅動超拉伸液晶彈性體 2025-06-24
- 賓夕法尼亞大學楊澍團隊 Adv. Mater.: 研發多模式力致變色液晶彈性體微管 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