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由多種大分子構成的多功能的網絡結構,細胞外基質(ECM)不僅為細胞的生存及活動提供必要的場所,更是通過多種信號通路調節細胞的生物學行為。所以,ECM代謝平衡是組織能夠發揮正常作用的有力保障。而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細胞生物學行為將受到抑制,組織器官功能也將出現嚴重紊亂。多項研究表明,ECM代謝失平衡在慢性炎癥性疾病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引發的組織功能紊亂,加速了疾病進展。而目前還缺乏有效的臨床治療手段。因此,如何運用生物材料學方法,從ECM代謝紊亂的機制出發,構建一種理想的生物材料,調節組織ECM代謝平衡,促進功能恢復,是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
鑒于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崔文國教授團隊、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陳亮教授團隊和葡萄牙波爾圖大學Bruno Sarmento教授團隊以微流控裝置制備的左旋聚乳酸(PLLA)多孔微球為支架,通過化學鍵負載能夠抑制炎癥反應的拮抗劑,成功構建具有調節ECM代謝平衡功能的可注射多孔微球。通過多孔微球表面及內部拮抗劑的長效釋放削弱炎癥反應,同時促進髓核細胞增殖,從而調節髓核細胞代謝平衡,促進髓核再生。該研究以題為“Metabolism Balance Regulation via Antagonist-Functionalized Injectable Microsphere for Nucleus Pulposus Regeneration”的論文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20,2006333)。
圖1:調節代謝平衡的可注射多孔微球示意圖
拮抗劑能夠有效結合炎癥因子發揮糾正ECM紊亂的作用,但較短的半衰期抑制其進一步臨床應用。白蛋白分子中具有多重藥物結合位點,能夠有效維持蛋白類藥物活性,延長藥物在體內的作用時間。因此在本研究中, 牛血清白蛋白(BSA)納米粒(BNP)被用于拮抗劑的包裹。由于椎間盤內較大的壓力,直接注射載藥納米粒會出現滲漏等問題。此外,目前已有的生物材料支架常通過物理方法負載藥物,無論是負載效率還是納米粒的均勻分散都無法令人滿意;而且椎間盤狹小的空間限制了微創注射進入其中的材料體積,物理負載難以保證單位體積藥物濃度。針對上述問題,聯合團隊借助微流控裝置利用乳液法制備平均粒徑約100um的PLLA多孔微球(MS),其表面及內部含形狀規則、內外互通的孔隙,不僅能夠提升負載效率,也有利于拮抗劑內外同步釋放。同時,研究人員運用碳二亞胺法,將載藥納米粒與微球通過酰胺鍵相連,成功構建負載拮抗劑的可注射多孔微球(MS-BNP)。微創注射至病灶部位,調節ECM代謝平衡。
圖2:BSA納米粒、PLLA多孔微球的形態及表征
此外,多孔微球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注射后的微球不會影響退變椎間盤殘留的髓核細胞活性。同時研究表明,3D培養利于細胞增殖,而PLLA微球多孔結構能夠為其提供絕佳的培養環境。多孔微球內外相通的孔隙,有利于養分與細胞代謝產物交換,為細胞增殖提供營養支持。因此,注射后的微球能夠為殘存的髓核細胞提供良好的附著點,促進原位髓核細胞分泌ECM。
圖3:PLLA多孔微球生物相容性評價
通過構建大鼠針刺椎間盤退變模型,將載拮抗劑的微球注射入大鼠尾椎間盤中,分別在4W、8W觀察退變進展。研究結果顯示,與其他實驗組相比,MS-BNP組髓核組織較為完整,組織界限清晰,且髓核組織中膠原含量明顯較多。說明負載拮抗劑的多孔微球能夠顯著改善髓核細胞ECM代謝平衡,實現髓核再生。
圖4:可注射多孔微球體內調節代謝平衡
總結:在本研究中,通過化學鍵將拮抗劑與多孔PLLA微球組裝,成功構建了具有調節ECM代謝平衡的可注射多孔微球,通過抑制炎癥反應、促進細胞增殖調節ECM代謝平衡,從而恢復組織功能。本研究證明了具有可注射、多孔結構的PLLA微球作為一種理想的生物材料,能夠均勻高效的負載藥物,憑借特殊的結構促進藥物持久有效的釋放。因此,該聯合團隊構建的具有調節ECM代謝平衡的可注射多孔微球體系,能夠為組織ECM代謝紊亂提供新的治療策略。
論文第一作者為許眙昌、顧勇、蔡峰,論文通訊作者為陳亮教授,Bruno Sarmento教授、崔文國教授。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支持。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6333
- 北京工商大學楊彪教授團隊:新機理增強PLLA結晶能力及耐熱性 2021-02-23
- 清華大學徐軍副教授課題組在左旋聚乳酸熔體結晶次級臨界核尺寸測定上取得研究進展 2020-05-06
- 南開大學朱美峰研究員等又一篇 Nat. Commun.:組織創傷修復領域- 可注射功能復合材料 2024-02-17
- 浙江海洋大學歐陽小琨教授課題組《Carbohyd. Polym.》:用于快速止血和促進傷口愈合的納晶纖維素/海藻酸鈣多孔微球 2022-06-26
- 廣東省人民醫院張余、華中大楊光、武大蔣序林 Biomaterials:基于免疫調劑的可注射水凝膠/多孔微球復合載藥的可控釋放體系 2022-04-29
- 武漢輕工大學朱鏈/未本美、湖北工程學院汪海波 Polym. Rev.: 膠原生物材料的最新進展 - 從提取、交聯到組織再生 2025-03-21
- 西南大學李楠楠課題組 Nat. Commun.: 發現一種聚合水凝膠 - 幫助有益菌促進植物生長并適應酸性土壤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