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材料在被注射到生物體內或與生物體液相互作用(Nano-Bio Interactions)時會在表面形成一層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層,該生物活性蛋白層被稱為納米蛋白冠。在細胞水平層面,納米蛋白冠直接影響了細胞吞噬納米材料的方式和效率;在活體水平層面,納米蛋白冠直接影響了納米材料在體內的循環時間以及在腫瘤積累的效果;此外,納米蛋白冠可以通過富集血清中含量較低的蛋白標志物實現腫瘤標志物的發現與檢測。因此,納米蛋白冠的研究對于腫瘤納米藥物的開發和癌癥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哈佛大學醫學院Omid C. Farokhzad教授、陶偉教授和美國Seer公司首席科學家Daniel Hornburg博士受邀總結和分析了腫瘤治療和早期診斷中的納米-生物系統交互作用(Nano-Bio Interactions)的應用,主要包括納米蛋白冠特征及其對體內納米藥物循環時間的影響,腫瘤微環境對納米藥物遞送效率的影響,以及如何利用納米蛋白冠和蛋白組學從血液中發現癌癥標志物并實現早期癌癥的診斷。該特邀綜述論文近期以“Nano–Bio Interactions in Cancer: From Therapeutics Delivery to Early Detection”為題,在美國化學學會(ACS)的頂級期刊《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IF = 20.832)上以封面論文刊出。
圖1.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編輯部在2021年1月首期中以封面論文形式推薦介紹
圖2. 理解納米-生物系統交互作用(Nano-Bio Interactions)能夠加速腫瘤納米藥物的臨床轉化和促進癌癥的早期診斷
盡管不同的納米材料表面會吸附不同的蛋白冠,但是通過研究納米蛋白冠可以提高腫瘤部位納米藥物的富集和癌癥治療效率。利用腫瘤部位特殊的病理特征和環境還能夠設計各類刺激-響應腫瘤納米藥物、增強遞送效率和治療效果。另外,通過不同納米材料對不同血液蛋白的富集可以提高腫瘤標志物的篩選進而實現早期癌癥檢測。
本論文也是該團隊多年來在腫瘤納米藥物、癌癥早期診斷以及納米-生物系統交互作用(Nano-Bio Interactions)領域的研究成果與研究經驗的總結,有望為未來相應領域的應用研究和基礎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原文鏈接:Yuan Liu, Junqing Wang, Qingqing Xiong, Daniel Hornburg*, Wei Tao*, and Omid Farokhzad*. Nano-Bio Interactions in Cancer: From Therapeutics Delivery to Early Detection.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21, 54, 2, 291-301.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accounts.0c00413
- 中科大王育才/蔣為團隊 Nat. Biomed. Eng.: 利用一氧化氮(NO)突破腫瘤血管基底膜屏障,增強納米藥物瘤內遞送 2025-05-03
- 川大李旭東/陳君澤、港城大譚超良團隊 Adv. Mater.: 多酚-氨基酸縮合物庫用于超高載藥量納米藥物的高通量連續流生產 2025-02-12
- 天工大高輝/李曉暉團隊 Acta Biomater.:二甲雙胍多功能納米藥物克服具核梭桿菌介導的結直腸癌化療耐藥與免疫抑制 2025-02-11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組裝實現協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維生素C變身抗腫瘤“特洛伊木馬”!中科大李敏/王育才團隊 ACS Nano:揭秘VC如何“里應外合”擊潰腫瘤防線 2025-03-29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