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體細胞生活在一定的微環境中,微環境中多種信號(包括物理、化學信號)起到維持細胞正常形態功能的作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機體發育、疾病的發生發展等生理病理過程與細胞及其力學微環境(mechanical microenvironment)的變化密切相關。細胞微環境中的多種力學信號(如基質剛度、應力/應變)是調控在體多種細胞(如肌肉細胞、神經細胞等)生物學行為的關鍵物理因素。為了進一步構建細胞力學微環境,西安交通大學仿生工程與生物力學研究所(BEBC)和孫曉龍教授課題組合作采用“點擊(click)化學”和 “去點擊(declick)化學”等反應開發了一種新型力學性質可調及化學結構可控的水凝膠體系。
該水凝膠體系的反應機理是通過小分子基團化學反應實現的,通過“點擊反應”在共軛分子受體上發生胺-硫醇以及硫醇-硫醇的取代反應,以及通過“去點擊反應”添加DTT在中性反應條件下形成新的共軛受體,通過不同的化學反應分別調控水凝膠的形態和力學性質。水凝膠1是整個反應凝膠體系的基礎,是通過銅催化的炔基-疊氮點擊化學反應形成的聚乙二醇(PEG)水凝膠(圖1)。
圖1. 水凝膠反應機理圖
通過氨基-巰基置換,巰基-巰基置換的化學反應,在室溫以及中性緩沖液條件下,分別向水凝膠1種加入線性PEG,最終形成水凝膠2和水凝膠3;通過添加DTT和H2O2最終形成含有二硫鍵的水凝膠4(圖2)。作者分別利用流變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核磁共振儀等儀器測試和追蹤了化學反應和結構轉化的過程。
圖2. 水凝膠體系反應示意圖
基于干細胞治療在治療各種疾病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而有效的細胞傳遞是其中的關鍵挑戰之一。為了實現細胞傳遞,水凝膠可以提供細胞保護和一個穩定的三維生理環境。在水凝膠體系中,由于正交反應,水凝膠1和水凝膠2的轉換可以在原位發生,對干細胞的包封具有細胞友好性,因此,在水凝膠2的形成過程中加入干細胞(hMSCs)。最終形成的水凝膠2為3D細胞培養提供了良好的支架。當干細胞治療結束,凝膠需要快速降解時,通過加入DTT將水凝膠2快速降解,離心后釋放細胞。這些結果表明,水凝膠2作為細胞載體用于細胞治療的巨大潛力(圖3)。
圖3. 水凝膠在3維細胞培養中的應用
以上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Macro Letter(DOI: 10.1021/acsmacrolett.1c00276)上。論文的第一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BEBC博士生常樂,共同作者分別為西安交通大學BEBC博士生王聰,西安紅會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韓霜博士,通訊作者為BEBC徐峰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為西安交通大學孫曉龍教授。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macrolett.1c00276
- 蘭州化物所王曉龍研究員團隊 AFM:利用低熵納米晶域網絡構建的機械魯棒性潤滑水凝膠 2025-05-14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南交通大學周紹兵教授團隊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發表亞細胞傳遞納米材料綜述論文 2019-11-01
- 華科大吉曉帆教授團隊《Macromolecules》:利用羥基-炔點擊化學制備高分子量聚[2]索烴 2024-04-16
- 上海交大路慶華教授團隊 Adv. Sci.:一種基于點擊化學制備的纖連蛋白修飾型細胞層用于傷口修復 2024-01-10
- 蘇州大學陳紅教授/劉莊教授、上海大學孫樂樂副教授 Angew:點擊化學介導的細胞膜糖聚物工程以增強樹突狀細胞疫苗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