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失調的免疫激活反應是許多免疫炎癥性疾病如慢性牙周炎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關鍵致病環節。這些疾病的治療策略目前主要集中于免疫抑制藥物遞送平臺的開發,但是這種策略仍然因為全身副作用等缺點而應用受限。因此,針對免疫過激相關疾病開發出新的免疫調控策略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調節性T(Treg)細胞在維持機體的免疫穩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Treg細胞的免疫抑制表型在富含炎癥因子的微環境中容易受損。而值得注意的是,Treg細胞除了通過細胞因子分泌依賴機制發揮免疫抑制作用外,還能夠通過與靶細胞的接觸依賴機制進行免疫調控。受到Treg細胞這一特點的啟發,上海交通大學劉盡堯、陸爾奕和哈佛大學陶偉團隊聯合開發了基于Treg細胞膜包覆聚乳酸-羥基乙酸共聚物(PLGA)納米顆粒(TNPs)的仿生免疫調控策略,實現了對慢性牙周炎這一免疫炎癥性疾病的有效干預(圖一)。
圖1: TNPs的制備及其多重免疫調控作用示意圖
研究結果提示仿生納米Treg細胞具備Treg活細胞表面的功能性膜蛋白,與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以及激活的T細胞表面發生特異性相互作用,從而分別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的破骨分化、樹突狀細胞的成熟以及T細胞的增殖與細胞因子分泌。另外,TNPs能顯著抑制小鼠早期和晚期牙周炎局部和引流淋巴結中的免疫激活從而有效緩解組織炎癥并減緩牙槽骨吸收。在大動物牙周炎模型中,TNPs同樣呈現顯著的炎癥抑制和組織保護作用,有效減緩了比格犬慢性牙周炎的進展(圖二)。鑒于Treg細胞在全身免疫系統的重要作用,他們認為本研究所開發的這一仿生納米Treg細胞有望作為通用的藥物遞送平臺用于多種免疫炎癥性疾病的治療。
圖2:TNPs有效緩解比格犬牙周炎進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李雙博士為該論文的第一作者,劉盡堯教授、陸爾奕教授和哈佛大學陶偉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matt.2021.08.015
- 美科學家發現注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治愈心臟病發小白鼠 2014-01-23
- 山東大學崔基煒教授團隊 ACS Nano: 硬度可調的聚乙二醇納米顆粒調節納米-生物相互作用,增強靶向藥物遞送 2025-06-12
- 上科大葉春洪課題組 Nat. Commun.:超高等離子體手性光學信號的構筑及動態調控 2025-06-08
- 四川大學李建樹教授/謝婧副研究員、大連理工孫文研究員 AFM:一種具有pH響應性和軟骨滲透能力的超分子納米顆粒治療骨關節炎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