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泊松比材料為典型的力學超材料,其實質是能通過結構層面的設計賦予材料優越的輕質化高力學性能甚至突出的隔熱、隔音等功能特性。三維體形材料的負泊松比結構主要由內凹形狀組建而成,傳統設計及制造技術(如冰晶模板犧牲致孔法、孔結構發泡控制法、結構原位調控法、中空結構改造法等)雖然能制造負泊松比結構,但對于內部中空結構的形態、尺寸及分布控制能力有限,更無法實現內空負泊松比結構的周期性陣列式構建。3D打印技術的程序可控特點,能克服了傳統制造方法無法在三維空間中形成重復中空陣列的材料架構的共性難題,能實現精細復雜的三維負泊松比結構的設計和制造。然而,在現有的3D打印技術中,光固化技術雖然能夠實現三維負泊松比結構的快速制造,但其成形產品的力學性能不能滿足武器、防護裝備等應用的高強度需求,且適用材料嚴重受限。而熔融擠出成形等常規技術需要在負泊松比結構的向下凹點部分添加額外的支撐,無法簡單實現具重復內凹特征的三維負泊松比結構的一次成形加工。
針對上述問題,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軟物質材料化學與功能制造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黃進教授和甘霖副教授團隊提出了“無門檻”免支撐3D打印重復中空三維負泊松比結構的策略。通過二維折紙單元的三維堆積匹配構建重復四面體框架的構想實現零向下凹點的負泊松比結構設計,建立了通用打印裝備和成型方式適用的 “無門檻”以及中空負泊松比結構無需二次加工去支撐的“免支撐”打印技術,突破了負泊松比結構3D打印的材料類型、成型方式、過程裝備等多條件的約束,使強韌如ABS塑料、柔韌如硅橡膠等材料都能被賦予負泊松比特性。
研究表明,結構的泊松比在?0.8~0.4范圍內實現定量調控,調控機理通過微分幾何計算和有限元分析進行了證明。并且,賦予不同材料負泊松比結構能夠有效增強其力學性能,以熱塑性聚氨酯(TPU)、ABS塑料和硅橡膠免支撐3D打印的負泊松比結構其比模量分別提升了79.6%、22.6%和201.4%。基于“結構設計”、“制造技術”、“材料適配”、“仿真評價”等的系統研究及相互協調技術的探索,與人體工程理念方法相結合,以個性化定制鞋底為典型研究對象進行了應用示范。并且,技術應用對象可以進一步地從民用裝備拓展到軍用武器裝備,針對輕質高性能鞋靴適形底、防彈衣用防彈插板夾層或底層、坦克等兵器的防彈防爆裝甲、無人機機翼等結構件皆具有可靠的技術移植性和拓展性。
上述研究工作針對負泊松比結構三維堆積體型材料的制造,成功地實現了周期性陣列結構的程序控制制造、復雜中空結構免支撐技術、降低甚至免受設備和材料限制“無門檻”的創新進階,可望發展成為三維負泊松比結構控制制造的普適性策略和便捷方法,以題為“Facile and Universal Method to Obtain Negative Poisson''s Ratio via Support-Free 3D Printing Tetrahedron-Framework”發表于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期刊(DOI:10.1002/adem.202101359),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研究生胡歡為第一作者,西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軟物質材料化學與功能制造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甘霖副教授和黃進教授為通訊作者。該成果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2021YFB3702800)、重慶市高校創新研究群體項目(CXQT19008)、重慶英才計劃(CQYC201903243)等多個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em.202101359
- 西南大學甘霖/黃進團隊 AFM:利用結構負泊松比化策略增強纖維素基氣凝膠力電轉換效率及壓電傳感應用場景探索取得進展 2025-03-01
- 陜科大王學川/劉新華/岳歐陽等 Nano Energy:基于按需調整負泊松比結構的高效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在可穿戴設備中的應用 2025-03-01
- 陜科大王學川/劉新華/岳歐陽等 Adv. Energy Mater.:基于負泊松比結構的可穿戴高效能量收集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4-04-05
- 浙江大學吳晶軍、方子正團隊 Adv. Mater.:3D打印超強韌可修復彈性體 2025-07-07
- 南理工/國科大杭高院王杰平、南理工易文斌等 Nat. Commun.:可消除光固化3D打印層紋的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研究 2025-07-03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西南大學甘霖/黃進團隊Compos. Commun.:一種基于Kirigami單元堆疊立方體的穩定各向同性負泊松比元結構設計方法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