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大學張凱教授和東華大學王華平/陳仕艷教授《Nano Energy》:用于高性能滲透能發電的細菌纖維素基復合膜
2022-07-11 來源:高分子科技
全球海水和河水之間的滲透能是一種天然的,取之不盡的藍色能源,數量巨大且可能滿足人類對能源的大部分需求。反向電滲析(reverse electrodialysis, RED)技術是捕獲這種清潔能源的有效方法,而陰/陽離子選擇膜是RED裝置中的關鍵組件。在過去十年中,納米流體通道系統作為高性能滲透能量轉換器件吸引了許多研究學者的關注。二維納米片(如GO、二硫化鉬和MXene等)由于狹窄的通道通常具有較低的離子通量和較高的離子滲透能壘。因此構建可以在離子選擇性和離子滲透性二者之間達到平衡的高性能滲透能轉化發電離子選擇膜是科研人員努力的方向。
近日,哥廷根大學張凱教授團隊與東華大學王華平/陳仕艷教授團隊通過結合納米限域并耦合表面電荷和尺寸效應設計了分別帶負電荷的細菌纖維素/氧化石墨烯(NBC/NGO)和帶正電荷的細菌纖維素/層狀雙氫氧化物(PBC/PLDH)離子選擇膜,并組合成為一對帶相反電荷的離子滲透發電機完成滲透能的持續輸出。一維納米纖維和二維納米片的耦合成為了構建復合膜的有效新策略。該離子對在人造海水和河水條件下,實現了高達0.70 W?m?2的輸出功率密度。帶負電荷膜的最大輸出功率密度達到4.86 W?m?2。這項工作證明了層狀膜離子對作為高性能滲透發電機實際應用的可行性,并首次證明層狀雙氫氧化物是研究和利用納米流體離子傳輸的合適平臺。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2.107548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陜西科技大學楊洋、哥廷根大學張凱 ACS Nano:“強弱協同作用”構筑高性能水凝膠電解質 2025-04-17
- 曼大李加深團隊 CEJ:用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檢測的石墨烯/金屬氧化物/細菌纖維素/聚乙二醇復合氣凝膠 2024-10-28
- 江西理工大學張思釗課題組 IJBM:生物基氣凝膠的多功能賦予及其協同優化 2024-09-10
- 四川大學李建樹教授/謝婧副研究員、大連理工孫文研究員 AFM:一種具有pH響應性和軟骨滲透能力的超分子納米顆粒治療骨關節炎 2025-04-30
- 齊魯工大于得海教授 AFM:光等離子共振與納流體協同助力滲透能收集 2025-04-03
- 齊魯工大/山東省科學院王振教授團隊 AFM:利用“自下而上”策略合成類細胞壁結構的抗膨脹水凝膠用于滲透能收集 2025-03-27
- 美國東北大學祝紅麗教授團隊《Small》: 用于鹽度梯度發電的可壓縮天然 3D結構絲瓜纖維離子選擇膜 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