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大學代云路課題組 AFM:利用金屬-多酚納米遞送平臺結合可調控的低強度超聲實現腫瘤放療增敏及放療-聲動力聯合療法
2022-07-22 來源:高分子科技
腫瘤乏氧微環境與腫瘤生長、轉移和復發密切相關,大大降低了腫瘤放療的臨床效果。考慮到臨床腫瘤放療(RT)患者的身體耐受性和劑量依賴的副作用,澳門大學代云路團隊設計了一種兩步法抗腫瘤聯合策略(圖一):第一步通過無創和可控低強度脈沖超聲(LIPUS)的物理刺激緩解腫瘤微環境乏氧水平,增強腫瘤放療敏感性。第二步,利用金屬多酚納米遞送平臺實現腫瘤放療和聲動力聯合療法。利用 PEG-多酚偶聯放療增敏劑鉑(Pt),并與聲敏劑 PEG-purpurin 18(PEG-P18)組裝成納米顆粒(NPs),即 PP18-Pt NPs,該納米顆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活體藥代動力學特性,在X-ray 和 超聲(US)刺激下,可實現高水平的活性氧介導的腫瘤細胞凋亡。
圖一:金屬多酚納米顆粒的構建及治療策略
圖二:低強度脈沖超聲(LIPUS)調節腫瘤乏氧微環境。
圖三:基于金屬多酚納米遞送平臺的腫瘤放療及聲動力聯合療法的抗腫瘤效果及相應的抗腫瘤免疫應答。
論文信息:A Two-Step Flexible Ultrasound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Tumor Radiotherapy via Metal–Phenolic Network Nanoplatform. Adv. Funct. Mater. 2022, 2205690.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205690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