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病毒性疾病可以通過接觸污染的物體表面傳播。盡管利用消毒劑進行表面消毒可以有效地預防,但由于其需要消耗勞動力資源并且在實際情況下很多公共場所不能做到頻繁消毒,因此開發抗病毒涂層材料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傳統的抗病毒材料主要基于金屬離子和結構復雜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即便能夠有效滅活病毒,在大規模應用時也會遇到一定的困難:例如金屬離子通常有生物毒性、合成高分子的環境污染和不可持續性等。開發成本低廉、環境友好的抗病毒涂層材料,是當前研究中的重點難點。
近日,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Francesco Stellacci課題組和Harm-Anton Klok課題組合作報道了一種基于木質素的抗病毒涂層,通過1,4-二氧六環溶解工業提取的木質素并使用旋涂法制備的表面涂層,能夠實現99%滅活單純皰疹病毒二型(HSV-2);通過分析木質素的化學組成及設計對照試驗,證明了酚羥基自氧化過程中生成的活性氧滅活了病毒。相關研究成果以“Lignin: A Sustainable Antiviral Coating Material”為題發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Engineering》上。
作者首先選取了幾種常見的工業木質素,以及Jeremy S. Luterbacher等人近期報道的對苯二甲醛法提取的羥基化木質素(https://doi.org/10.1039/D1GC00358E),用旋涂法制備了一系列均一性、耐水性好的木質素涂層(圖1)。
圖1. 木質素涂層的制備與材料性質表征
為了研究木質素涂層的抗病毒原理,作者提出木質素酚羥基自氧化過程中生成的中間產物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可能參與了滅活病毒。為驗證這一機理,考慮到抗壞血酸能夠中和活性氧,木質素在無氧條件下不能被氧化,以及有文獻報道過光照能夠促進木質素酚羥基的氧化,作者采用蘇打木質素涂層,分別在加入抗壞血酸、氮氣氣氛、遮光三種條件下進行了病毒存活測試。結果(圖3)表面在上述三種條件下木質素涂層的抗病毒性能大大降低,與提出的機理相吻合。為了進一步驗證木質素涂層在實驗條件下能夠產生活性氧,作者利用FOX試劑測定了一般環境下、50 mW/cm2光照及黑暗中過氧化氫的生成;結果表明酚羥基含量較多的兩種木質素(蘇打木質素、TALD-APH木質素)產生了較多的過氧化氫,進一步說明了木質素酚羥基氧化過程中有活性氧中間體的生成。
圖3. 驗證活性氧滅活病毒機制
- 天科大司傳領/朱禮玉/王冠華/徐婷 AM 封面文章: 木質纖維素/液態金屬復合材料的功能化設計及調控策略 2025-03-31
- 天科大馬曉軍/李冬娜等 Biotechnol. Adv. 綜述:木質纖維素生物質生產聚羥基脂肪酸酯的進展及展望 2025-01-02
- 天科大司傳領/王冠華/徐婷 AEnM 封面文章:木質纖維素基硅碳材料用于可充電電池的功能化設計 2024-12-16
- 四川大學王云兵教授、胡成副研究員團隊《Biomaterials》:活性氧觸發的仿生水凝膠軟支架用于缺血性中風修復 2025-02-28
- 煙臺大學/濰坊中醫藥產研院陳大全教授團隊 JCR: 仿生活性氧/氮納米清除劑抑制“鐵死亡風暴”調節免疫靶向急性腎損傷 2025-01-10
- 浙江大學高長有教授團隊 Biomaterials:活性氧響應微凝膠上調Treg治療心肌梗死的研究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