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化物所周峰/馬延飛《Nat. Commun.》:大跨度“黏-滑”調控
2022-11-18 來源:高分子科技
智能黏附材料,因為其能夠按需地附著和分離,已在攀爬機器人、驅動器、傷口敷料、生物電子學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然而,大量的智能黏附體系都存在界面殘留、控制系統復雜、分離過程中黏附力高等缺點。如何實現大跨度的黏附定制,即高黏附到超低黏附、甚至到潤滑的可逆轉變仍然是一個挑戰。
基于此,中科院蘭州化物所 - 材料表面與界面課題組 - 周峰研究員團隊,報道了一種智能可逆黏附水凝膠材料(DMCS-水凝膠),通過動態多尺度接觸耦合協同調控,實現了黏附和潤滑狀態之間的快速切換。研究成果以“Design of large-span stick-slip freely switchable hydrogels via dynamic multiscale contact synergy” 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10.1038/s41467-022-34816-2)。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張芝芝博士生為論文第一作者,周峰研究員和馬延飛助理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圖1. 黏-滑切換水凝膠材料概念圖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圖2. 水凝膠介觀尺度接觸演變規律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圖3. 黏附到潤滑的轉變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圖4.水凝膠的可切換黏附特性
(圖片來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總而言之,該團隊利用分子構象重排、模量調控和粗糙度變化,建立了基于微觀尺度和介觀尺度協同作用的動態多尺度接觸系統,發展了一種可逆地、動態地和快速地在黏附和潤滑狀態之間切換的智能表面構筑方法。該多尺度黏附機制對智能黏附材料的設計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相關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4816-2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廣西大學徐傳輝教授課題組《Macromolecules》:具有可控精準修復和可逆黏附能力的柔性光熱材料 2023-04-11
- UCLA軟材料課題組《Matter》:皮膚溫度/室溫響應的可逆黏附膜用于人機交互 2021-04-05
- 武漢大學薛龍建課題組最新進展:通過光照調節材料分子鏈構象獲得可逆黏附力 2019-11-29
- 中南民族大學秦四勇、黃蓉團隊 AFM:具有分層結構的可注射肽液晶水凝膠指導成肌細胞排列 - 促進肌肉功能恢復 2025-07-09
- 西南林大杜官本教授、楊龍研究員團隊 Nat. Commun.:碳化聚合物點誘導結晶域集成取向調控構建強健和堅韌水凝膠 2025-07-07
- 中山大學吳丁財/黃榕康/鄭冰娜/王輝團隊 Adv. Mater.:具有長駐留性的可注射多孔炭納米酶水凝膠實現腫瘤的協同治療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