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對便攜式和可植入式醫療監測設備日益增加的需求推動了下一代平板探測器的發展。超柔性、高皮膚共形性和優異空間分辨率、高靈敏的X射線探測器易于與彎曲物體、運動實體和內部生理系統集成,使人類生活更加便利和安全。盡管傳統無機半導體(如無定形硅、硒等)和新開發的材料(如鈣鈦礦等)具有高的X光靈敏度,但上述材料難以實現類皮膚探測器件。因此,開發本征柔性和高靈敏的光電材料用于類皮膚X射線探測器具有重要意義。
有鑒于此,近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郭云龍研究員等報道了一種基于空間納米限域N型聚合物半導體的可拉伸超靈敏X射線探測器。通過將非氯溶劑加工的共軛聚合物FIID-CF3TVT與彈性體SEBS共混,并采用偏心旋涂 (OCSC)方法制備了具有高取向的納米纖維結構和密集的互穿聚合物網絡的空間納米限域雜化半導體薄膜,顯著提高了n型聚合物半導體的電子傳輸效率和穩定性,從而實現了對X射線的高靈敏探測。所制備的可拉伸n型雜化聚合物半導體表現出超高的X射線探測靈敏度(1.52 × 104μC Gyair-1 cm-2,是報道的X射線探測器最高值之一),超低的檢測限(37.7 nGyair s-1,與目前報道的CH3NH3PbBr3-xClx鈣鈦礦單晶的記錄值相媲美),以及優異的機械穩定性(>25%應變下拉伸循環1000次)。此外,他們首次實現了在3.65 μGy s-1 低劑量下(約為商業醫用胸片X射線診斷劑量的1/12)基于聚合物的X射線成像,這將為開發高性能和低成本成像系統提供借鑒。文章以“Spatially nanoconfined N-type polymer semiconductors for stretchable ultrasensitive X-ray detection”為題發表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上。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博士研究生邊洋爽,共同第一作者為劉凱博士,通訊作者為郭云龍研究員。該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劉云圻院士、上海大學李喜峰教授和深圳技術大學李佳教授等的大力支持以及受到科技部、基金委、中科院、北京魏橋國科等項目的資助。
圖2. 基于OCSC n型雜化聚合物半導體薄膜制備的本征可拉伸晶體管性能。
文獻信息
Spatially nanoconfined N-type polymer semiconductors for stretchable ultrasensitive X-ray detection. Nat. Commun. 13, 7163 (2022).
文獻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4968-1
下載:Spatially nanoconfined N-type polymer semiconductors for stretchable ultrasensitive X-ray detection
- 南科大郭旭崗教授/海南大學陳志才副教授 Angew:菲酰亞胺基N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在薄膜晶體管中的應用 2024-03-08
- 廈大廖新勤 AFM 后又發 AM : 章魚觸手啟發的邊緣智能觸摸意圖識別的傳感器內自適應積分 2025-05-03
- 武大陳朝吉/余樂、武工大諶偉民 AFM:鐵-纖維素羧基配位化學耦合多功能聚合物凝膠電解質助力耐受極端環境水系鋅離子電池 2025-04-16
- 南郵趙強教授、李楊教授團隊 Matter: 可拉伸OECT助力高保真電生理監測與深度學習輔助睡眠分析 2025-03-25
- 武大常春雨、寧波材料所陳濤/魏俊杰《Adv. Mater.》:面向超靈敏自供電離子皮膚的電場誘導雙梯度水凝膠離子二極管 2025-04-03
- 中山大學吳進等 AFM:基于定制裂紋設計的超靈敏透氣水凝膠纖維應變傳感器及無線手語識別應用 2024-11-29
- 吉林化工學院韓丹丹教授團隊 IJBM:熱響應型離子水凝膠復合材料通過“播種”碳酸鈣微粒子用于超靈敏可穿戴傳感器 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