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度智能驅動器(致動器)是一種在水蒸氣刺激下可以可逆地改變其形狀/體積,將水汽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智能材料。傳統的濕度響應材料主要由天然纖維素、水凝膠和線性高分子等組成。這些體系通常具有較大的柔性和響應幅度(如彎曲曲率),但由于缺乏結構剛度,其驅動力往往不足。
圖1 濕度響應COF驅動器的仿生構建策略示意
受生物結構(如動物手臂具有剛柔并濟結構)的啟發(圖1),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張振杰課題組引入剛性框架材料(如共價有機框架,COFs)來模擬內骨骼以增強材料的剛性和自支撐能力,同時引入柔性聚合物鏈(如聚乙二醇,PEG)來模擬肌肉組織以增強材料柔性并帶來驅動功能,制備了一系列“剛柔并濟”的濕度響應薄膜驅動器(PEG-COF-x)(圖2)。
圖2 PEG-COF-x驅動器的制備與表征
圖3 PEG-COF-x驅動器驅動機理的研究
COF材料明晰有序的結構便于研究驅動器的濕度驅動機制。通過粉末衍射、紅外光譜等表征發現PEG基團吸水溶脹使COF層間膨脹,脫水后使COF層收縮(圖3e),從而引起材料的智能驅動響應。SEM電鏡數據證明PEG-COF-x膜具有一側致密,另一側松散的不對膜結構(圖3f),使得其可在均勻水汽環境中產生彎曲運動(圖3a, 3b)。此外,得益于COFs對水汽的快速吸附和脫附行為(圖3c, 3d),使得其在微小濕度變化下產生運動。因此,PEG-COF-x膜可以在水面上方進行自振蕩。當PEG-COF-x膜垂直放置在水面上方時會受濕度刺激開始彎曲遠離水面,位置的變化伴隨著膜周圍環境濕度的降低,到達臨界位置時COF膜開始脫附水分子并恢復至原始豎直形狀,這一過程可以循環往復實現連續自發運動(圖4)。為了將自驅動產生的機械功進一步轉化成電能,作者將PEG-COF-x濕度驅動器與壓電聚偏氟乙烯(PVDF)復合,實現了機械能到電能的高效轉化。在水面上方,該器件能夠穩定的連續輸出電能超過兩天(圖5)。
圖4 PEG-COF-4驅動器的應用及自驅動性能研究
圖5 濕度驅動發電機的組裝與性能
綜上所述,作者將剛性COF材料與柔性PEG結合,成功地制備了一類剛柔并濟的COF膜驅動器。該策略顯著改善了復合膜的力學性能和濕度響應性能。濕度驅動器進一步與壓電材料耦合,可實現穩定連續的電能輸出。這項研究為可持續自發能量轉換設備的開發開辟了一條新道路。
該工作以“Engineering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as Self-Sustained Humidity-Responsive Actuators”為題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DOI: 10.1002/anie.202216318)。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研究生毛天暉、劉沼沂為共同第一作者,張振杰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程鵬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和111計劃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216318
- 南科大宋橋課題組 Angew:剛柔并濟 - 利用基于自組裝環肽的超分子骨架構筑水相室溫磷光材料 2024-11-26
- 江蘇海大宇平/中國科大余彬 Small:剛柔并濟構筑高性能含硅咪唑型聚亞胺及其升級回收為強粘合劑 2024-10-16
-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王欣課題組 Angew:高分子-沸石復合隔膜助力水系鋅電實現高容量保持和高穩定 2023-12-04
- 慕尼黑工業大學Peter Müller-Buschbaum教授團隊 ACS Nano:自支撐導電聚合物薄膜的多功能應用 2024-12-11
- 中科院化學所宋延林/李會增團隊 AFM:以結構色為基礎的多重信息加密打印 2024-04-19
- 廣西大學徐傳輝教授 AFM:基于生物梯度結構實現應變和濕度高響應的柔性橡膠基傳感器 2024-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