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發展必須循序漸進科技創新源于學術基礎——訪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院士
2009-05-19 來源:科學網
《科學時報》:目前國內高校中,“學而優則仕”的情況很多,不少大學校長和大學管理者由已經取得了優秀成果的學者出任。有人認為,這樣一方面會影響這些學者對科研工作的投入,浪費人才;另一方面會造成科研資源分配不公。您對此是怎么看的?
胡海巖: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究竟選擇什么樣的人擔任大學校長和大學管理者?是選優秀的學者,還是選純粹的行政管理者?
據我了解,在世界范圍內,研究型大學的校長,都是由優秀學者來擔任的。豐富的研究經歷,優雅的科學品味,高尚的大學情操,這些對于大學校長深刻理解大學精神和圓滿完成大學使命都至關重要。至于其它管理崗位,則應根據其職責要求來物色人選。
當然,人的精力畢竟有限。優秀學者擔任校長或大學管理者,對學者自身來講,其學術研究肯定會受到影響。但如果從全局最優的角度看,選擇少數優秀學者在學術上作出一些犧牲,而換來大學的發展,無論立足眼前還是志在未來,對于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都是值得的。如果能物色到心胸開闊、具有全局觀念的優秀學者來擔任校長或大學管理者,不用擔心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
目前,有些大學管理者在某種程度上過多地關注自己的學術工作,而在學校管理上投入不足,甚至利用職權多占資源。但從總體來看,我國絕大部分研究型大學的校長是德才兼備的,他們將主要精力放在大學管理上,利用業余時間從事學術工作。我認為,適度從事學術工作有利于他們保持學者的思維和風格,有利于他們加強與教師的聯系和溝通,有利于他們辦好大學。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chen)
相關新聞
- 胡海巖:如何培育優秀博士生 2010-05-25
- 評論:學科壁壘限制中國大學發展 2012-11-21
- 北工大成立地方高水平大學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2012-06-20
- 美國公立大學發展新理念與籌資戰略——以印第安納大學為例 2010-10-26
- 香港理工大學陶肖明教授團隊《Nat. Sustain.》綜述: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紡織品的生命周期可持續性 2022-12-28
- 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招聘信息 | 高分子、材料學、材料加工、化學、物理等相關專業 2021-08-05
- 《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0(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篇)》在京發布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