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多孔介質對氣體輸運的控制與化學反應、界面吸附和醫療過程等眾多領域息息相關。液體門控膜采用與固體多孔膜具有較高親和力的功能液體作為結構材料,基于動態自適應的界面調控,隨著施加壓力的改變,液體門可逆的打開和關閉為氣體在多孔膜上的便利輸運帶來了新的可能。在2020年,液體門控技術被世界權威化學組織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評為年度全球“化學領域十大新興技術”。近年來,液體門控技術迅速發展,在氣體操縱方面展示出了優異的控制能力,各種面向實際應用的液體門控體系已被開發,比如微流體化學反應、物質檢測、空氣凈化等,然而,通常在壓力增大至特定的閾值時門控即會打開,實現自防護的關閉狀態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特別是當壓力驟然增大時,對于保持液體門控膜體系自身的穩定性以及一些危險氣體輸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近期,廈門大學侯旭教授團隊基于液體門控技術開發了一種基于剪切增稠流體的非牛頓流體門控膜對氣體自防護輸運控制的全新策略,利用限域幾何條件下顆粒間相互作用的轉變,同時可以通過聲場實現氣體輸運的遠程實時動態調控。研究團隊從實驗和理論上討論了氣體輸運控制的穩定性和可調性,通過固體多孔膜孔徑、顆粒尺寸、聲場功率和作用時間等對氣體輸運的閾值壓強進行精確調節。此外,利用門控流體的剪切增稠特性,可獲得抵抗瞬間高壓氣體沖擊的門控自動關閉響應,該研究為危險和易爆氣體輸運等復雜或極端環境的智能材料設計、能源開發和存儲、醫療設備和智能氣動機器人等未來廣泛的技術應用提供了一種通用的綠色的策略。
=
論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MH/D2MH01182D
通訊作者簡介:
盛智芝,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副研究員,中科院青促會會員、姑蘇青年創新領軍人才,擔任中國化學快報青年編委。長期從事微納限域固液復合材料的研究,已發表SCI學術論文3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含共一/共同通訊)發表SCI學術論文12篇,包括Science Advances, 國家科學評論, 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9項,美國專利授權1項。
侯旭,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項目負責人、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電化學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國際仿生工程學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仿生材料化學委員會委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十大新銳科技人物、福建省十佳科學傳播人物等。侯旭教授一直從事仿生智能材料的研究,出版了兩本國際學術著作,并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高水平學術期刊如Nature, Science, PNAS,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國家科學評論,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上發表論文80余篇。侯旭教授曾受邀參加了央視CCTV科教頻道《人物-故事》及《百家講壇》欄目,展示當代青年科學家的原創力、新型研究理念與矚目研究成果。侯旭教授課題組目前開展的研究工作包括:液體門控技術,仿生納流離子學,膜科學與技術,仿生科學,界面科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微納加工技術。團隊常年招收優秀教師、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后,聯系方式:houxugroup@163.com。
課題組主頁:http://xuhougroup.xmu.edu.cn/
- 廈大侯旭教授團隊《Adv. Mater.》:基于液體門控技術的新型磁彈性膜實現自驅動氣/液釋放調控 2021-11-15
- 北林青年教師郝翔在氣控高分子流體材料方面取得進展 2020-06-02
- 北京林業大學彭鋒教授團隊《Angew Chem》:在非平衡態流體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2019-12-30
- 浙工大楊晉濤/鄭司雨《Chem. Eng. J.》:具有多信號檢測功能的智能聚兩性離子門控膜 2023-08-05
- 山東大學 Nat. Mater.:超聲響應壓電納米貼片調控神經干細胞分化治療創傷性腦損傷 2025-05-09
-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劉宣勇團隊 Mater. Today:基于壓電增強動電效應的超聲響應水凝膠促進神經血管再生加速糖尿病創面愈合 2025-02-24
- 福州大學黃達/南科大吳德成 AHM:集成pH探針和超聲響應性微囊的可注射水凝膠用于傷口可視化監測和按需治療 2024-01-16